分享

别去美国读博士

 圩岸学堂 2021-12-23

为什么?基本没希望。

是歧视吗?是。

为什么歧视?你跟教授的目标不一致。

一位美籍华人写文章,谈到美国著名高校的教授达成一个共识:不要招收来自中国的学生。因为中国学生读博士不是为了事业,只是为了职业。教授呕心沥血培养你,希望你承继衣钵,让教授的学问发扬光大,结果,一毕业,你去了华尔街,找了个报酬更高跟专业不搭的工作。

这还真不能恼恨人家搞歧视。前几年,北大毕业生卖猪肉的新闻曾轰动一时,为什么?因为卖猪肉的门槛低,不缺人,北大门槛高,培养出的人才要对得起北大对他的付出。

奥,你听说鲁班木匠活绝了,拜倒门下,十年艺成,你凭借师傅的名声去当了一名厨师。你说你怎么想的?你说你让你师傅还怎么收徒?

我们都是学生或曾经是学生。从上学的那天开始,我们就不断被问道:“你的理想是什么?”成年后,我们觉得那是一个笑话。在学校,我们也没把作文本上的游戏当真。我们真的只关心能不能考得上,一步一步往上考,考上本身就是成功,一直考到公务员。好,考试终于告一段落。幸亏苏小妹洞房考新郎的故事是编的,要不然,连进洞房都要考试!

洞房考试虽然逃过一劫,并不意味着你跟考试就可以说拜拜啦!你的考试经历会完完整整地复制到你的孩子身上,你承受的压力比你自己亲自考还要大!

说到这里,你也感觉到了,好像哪里不对。

究竟哪个环节被忽略了?

人生意义。

这个词被用得太滥了,以至于一看到这四个字,我们会本能地联想到一些大概念,诸如国家、民族、社会之类,就像一提到“地主”,你就会想到“恶霸”一样。

“人生意义”,这个词本身是无辜的。我们只是习惯了从门缝里打量人家了。本来人家是挺接地气的,不信,你去问你奶奶,她忙来忙去为的啥?为儿为女。

过去,中国人活着的意义是光宗耀祖。现在,你想为家谱作贡献都找不到地方了。

城市化更让我们成了浮萍飘絮,家在哪里?谁有闲工夫想这事!

算了算了,不伤感了,我们更关心到哪里去找到人生的意义。我们不想一直考考考,还能怎么办?还有什么选择?怎样做才能不被人家教授歧视?

美人真没辙,没法回答。古今中外的哲学家一直都在试图回答这个问题。美人的梦想不是成为哲学家,美人整天在琢磨怎么得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