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李白——黄景仁,困顿一生,这几首经典你一定读过

 海曲上人 2021-12-23

作者:倚天诗文

黄景仁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有诗名,却一生穷困潦倒,35岁即离世。黄景仁短暂的一生,大都是在贫病愁苦中度过的。

黄景仁诗负盛名,和王昙并称'二仲',和洪亮吉并称'二俊',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

杂感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成仙成佛的道路渺茫,都无法成功,只能在深夜独自作诗,抒发心中的不平。

我的生活如孤蓬一般飘泊不定,把心中的少年锐气消磨殆尽。万念俱寂、对女子已经没有轻狂之念的人,却得到负心汉的名声。

世间之人,十个人中有九个人是可以用白眼相向的,最没有用处的就是书生。

不要忧愁自己写的愁苦之诗会成为吉凶的预言,春天的鸟儿和秋天的虫儿都会发出自己的声音。

黄景仁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有诗名。17岁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这首诗作于20岁,即在外漂泊三年之后。初尝官场是非,生活困顿,在残酷的现实面前,黄景仁满腹牢骚,写下了这首诗。

绮怀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我曾多次坐在花下吹箫,伊人所在的红墙虽然近在咫尺,却如天上的银汉一般遥遥而不可及。

眼前的星辰已不是昨夜的星辰,我为了谁在风露中伫立了整整一夜呢?

缠绵的情思已尽如抽丝的蚕茧,宛转的心已经像被剥的芭蕉。

回想起她十五岁时在那月圆之夜的情景,可叹我手中的这杯酒竟已无法消除心中的忧愁。

整首诗笼罩着一种隐隐约约的感伤,一面是无法排解的甜蜜回忆,一面是苦涩的现实纠缠不清,诗人一步步地陷入绝望中。黄景仁年轻时曾同自己的表妹两情相悦,但故事却仅有一个温馨的开始和无言的结局。

癸巳除夕偶成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时间慢慢地流逝,千家万户一片欢歌笑语,时间流逝、外物变迁,我感觉某种忧患正悄悄地袭来。
人们不理解我,我只能独自一人静悄悄地站在市桥上,仰望夜空,把一颗星星当作月亮观看了很久。

这首诗作于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此时正处于乾隆中期。当时整个社会,到处是贫富对立,两极分化,流民遍野,人才遗弃,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时作者在安徽督学朱筠幕中,除夕归家过年,作者对社会即将发生的乱象已有预感,心中惆怅,有感而作。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诗人独立一人到市桥上,长久伫立,凝视天上的一颗亮星。周围的一切仿佛都不存在,似乎已经超然物外,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

别老母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我即将去往河梁,掀起门帘依依不舍地与母亲告别,愁容满面,凄切悲凉,欲哭无泪。

在这风雪之夜,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却要掩柴门凄惨地远去,不禁感叹:养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没有啊。

公元1771年(清高宗乾隆三十六年),黄景仁外出为官府办事,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他告辞妻女和拜别老母,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分别时的悲伤心情。

“惨惨柴门风雪夜”是一幅情景交融的全景式画面。诗人也不由从心底发出“此时有子不如无”地慨叹。

“此时有子不如无”是诗人感情步步加深,层层蓄积,凝聚到饱和状态时的迸发,从而就产生了动人的情感力量,表现了诗人内心情感的矛盾运动,具有丰富复杂的心理内容。

秋夜

络纬啼歇疏梧烟,露华一白凉无边。
纤云激荡月沉海,列宿乱摇风满天。
谁人一声歌子夜,寻声宛转空台榭。
声长声短鸡续鸣,曙色冷光相激射。

在夜色苍茫之际,稀疏的梧桐树上笼罩着迷漾的烟雾,络纬的鸣声时断时续地啼着,一阵阵凉意沁人心肺,白露为霜,寒彻无边的大地。

轻云飘荡,明月已沉向海中,满天星宿闪烁,令人感受到阵阵秋风在天际吹拂。

在万籁俱寂的秋夜中,络纬的唧唧声已经显得格外清晰,而歌声更是冲破静谧的夜空,回荡在亭台楼榭之间。

雄鸡连续不断地报晓,熹微的曙色与清冷的月光交融激射。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秋天,黄景仁仍在安徽学政朱筠的官署中。此时,他随着朱筠来到六安,于某夜心有所感,写作此诗。

在万籁俱寂的秋夜中,歌声冲破静谧的夜空,回荡在亭台楼榭之间,撩人情思,使人难以入眠,更增添一种悲秋的气氛。描写雄鸡报晓,熹微的曙色与清冷的月光交融激射,夜幕逐渐隐退,黎明即将到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