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讲堂T SEMINAR】周四种植日 · 第七期丨景石与植物的搭配-第一弹

 MARYZHAO图书馆 2021-12-23

图片


图片

1-1

1.昭示性,引导性 —— 结合园路的点位布置(一)

位置——景石的点位多布置在园路的转弯,对景处。

布局——同一个区域,道路两端的景石要相互呼应,即一侧成组一侧散点。(如图三、图四)

搭配——景石周边的植物配植要丰富多样,软硬景彼此包容、烘托。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2.昭示性,引导性 —— 结合园路的点位布置(二

位置——景石的点位多布置在对景主视线位置。

布局——同一个区域,园路两侧的景石要相互呼应,同时也起到了空间围合的作用(如图三)。

搭配——景石周边的植物配植要丰富多样,软硬景彼此包容、烘托。

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

1-2

1.聚焦性(一)

位置——景石的点位多布置在主视线位置,一石即一景。

搭配——可孤植小乔木与石搭接,干净纯粹;

               可植物作组团与石搭配,保证植物多样性。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2.聚焦性(二)

位置——景石的点位多布置在主视线位置,一石即一景。

搭配——可孤植小乔木与石搭接,干净纯粹;

               可植物作组团与石搭配,保证植物多样性。

图片

球与景石搭配,咬合,球做景石的骨架支撑,布置在景石的两侧或压脚。

图片

图片

图片

修剪绿篱将景石化零为整,包容。

图片

3.聚焦性(三)

位置——景石的点位布置在视线的C位。

搭配——可孤植小乔木与石搭接,干净纯粹;

               可球和绿篱与石搭配,以绿为主。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球和景石呈环抱关系

1-3

空间围合作用

位置——景石的点位多布置在空间的边界位置,进行空间围合。

搭配——植物组团与景石搭配,且下层植物与景石呈咬合、包容关系,景石用量较大。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球/绿篱和景石呈环抱关系

1-4

群石与地被结合形成主视线的聚焦点,群石作为中间过渡区,将前、后地被关系清晰的切分开来,使得景观效果更活氛、灵动

图片

粉色线条代表背景,红色线条代表中景,黄色线条代表前景

景石的分布:以中景区的群石为主,在前景区和背景区均有少量散点的景石与其呼应。

中景区,景石在区域中的占比量是1/2-2/3,通过景石的硬质切割,将空间的前景和背景剥离的更清晰,更显节奏和层次。

图片

1-5

反面案例分析

场景大,景石的量太小,不成体量,软硬比不均衡——需要补充石头的量(红色虚线即需要补充石头的区域)

图片

小场景中,竖向的骨架绿量过重,“头重脚轻”——需加大景石用量,且结合景石补充下层球,稳住脚。

图片

粉色线条代表球的位置,红色线条代表景石的位置

分享来源于上景总工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