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征争藏石艺术馆举办“三牛精神雨花石展”

 雨花石之乡 2021-12-24

“老黄牛”“孺子牛”“拓荒牛”一一牛年石展“牛气冲天

辛丑年冬至前夕,我们几位爱石者,来到“征争藏石艺术馆”,参观《“三牛精神”雨花石展》。

《征争藏石艺术馆》每年都办生肖石展,已经坚持11年。今年是牛年,主题是“三牛精神”。我问征争:“何谓三牛?”征争说:“老黄牛、拓荒牛、孺子牛之谓也!”看得出来,赏石虽为小道,主办者还是能紧跟时代精神。
几件作品,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上图,雨花石上的这头老黄牛,可谓神形俱肖。遍体金黄色,牛角尖短上翘,牛眼黑亮有神。这是一头任劳任怨,沉着安稳的老黄牛。

上图,这件作品,征争没有命名。我姑且称之为“拓荒牛”。这是一头铜牛,形状象极深圳那座著名雕塑“拓荒牛”。牛身涂上了一层彩釉,透出宝石般的质感。跟前,随意摆放几块雨花蛋白石。蛋白石的色泽,和牛身上的釉色,交相辉映。这种创意,形成美的冲击,更让人产生无限联想。

上图,这是雨花石上的“拓荒牛”。

上图,薛冰称之为“孺子牛”,众人拍手称妙。这是一块栖霞石,状如一头小牛,紧紧倚偎着一头母牛;母牛低头回顾,神情温柔。真是舔犊情深啊!
栖霞石是南京地产名石,以山形景观为多见。能出落成如此生动的动物之形,实为难得。

上图,这是雨花石上的“孺子牛”。

上图,征争命名为“牛眼看世界”。一头黑身白角的瓷牛,状如西班牙斗牛。牛身上置两块罗盘石,圆突如牛眼。背景设置为一款手机。主题一下就突显出来。我名之为“创新牛”。

上图,“2021.征石.牛”七块雨花石,有数字石,有文字石。如果说,数字石还比较容易找到,那块“牛”的文字石,就太过精彩,让人过目难忘(题图)。

征争每年的生肖石展,都有两位好友助展:一位是著名漫画家戎锋先生,他的几十幅生肖漫画,最接地气,发人深思,令人捧腹(上图);一位是著名篆刻家王霖博士,他的几十幅作品,丰富多彩,极具特色(上图)。书画篆刻,与美石相輝相映,为展览增色不少。

这样的石展,真的是“牛气冲天”啊!
征争是办展高手。除了每年一次的生肖石展已成品牌外,他为配合南京梅花节而举办的《梅花石韵》雨花石展,也很成功。
影响最大的,当数2016年9月1日至12月1日,在南京博物院举办的《乱坠天花一一雨花石与金陵风韵》特展。短短3个月内,特展参观人数突破100万!许多观众向南京博物院建议:院内应设立永久性的雨花石展馆,作为南京文化的特别名片,向世人展示!

《征争藏石艺术馆》,是征争在中石化江苏公司支持下,于2011年创立的,建于下关江边的江苏石油大厦30层。艺术馆四面落地玻璃窗。放眼望去,狮子山蹲伏脚下,阅江楼历历在目,长江大桥遥遥相望。长江滚滚东去,天高云淡,江山如画!
我曾笑着对征争说:“此馆有三高:地理位置高,藏品质量高,办展水平高。堪称金陵第一馆!”

征争是中石化江苏公司的艺术顾问。他也是书法家,每年都要为公司职工书写二千多幅春联(上图)。
《征争藏石艺术馆》11年来的实践,体现出赏石艺术与企业文化的完美结合。这种结合,也成为金陵赏石文化传承发展的一个典范。
图文:转自王增陵老师朋友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