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山仰止】为何说“鲁迅是中国唯一美少年” | 随笔 徐景洲

 文化佳园 2021-12-24

当下人们少谈鲁迅,但谁没读过鲁迅呢?少谈的鲁迅依然存在,他是以民族的魂魄存在于中国人的脊梁中血液中,其实,也还以无比强大的文化基因存在于人们的书写文字中与社交语言中。鲁迅精神正是以不显山不露水的潜移默化的民族灵魂铸造,强大影响于当代,并会传承千秋万代而不衰。

但如果鲁迅生在今天,一定不能成为伟大的鲁迅,因为失去了产生伟大鲁迅的时代土壞。如果当年的鲁迅穿越或者活到今天,他也不会再是当年的那个鲁迅,因为他所批判的不合理黑暗社会已不复存在。社会的进步,国家的繁荣,已远超他的梦想与理想,他会很欣慰。他的文字是为黑暗的旧中国送葬,他是伟大的掘墓人,他是早醒早起的报晓者,历史的任务已经由站立起来的伟大的中国人民完成了

时势造英雄也造文豪,同时也不可复制重现。鲁迅只能产生在那样一个新旧更替,民族灾难深重的时代。他曾说过,希望杂文早日消亡,如果人民幸福,民族振兴,他宁愿不当文学家!所以,当我们听到文坛上说某个作家像当代鲁迅时,就像说狗尾巴草像青松,而且,很可能恰恰是对鲁迅精神的叛逆,因为鲁迅永远站在人民一边,站在历史进步的一边。而这些所谓的当代鲁迅,恰恰赞扬的是鲁迅所批判的时代,恰恰否定的是鲁迅所追求的社会制度。

看看郁达夫如何评价鲁迅:鲁迅是中国唯一的美少年!这是无限活力之美。暗合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鲁迅就是少年中国的最形象最典型的代表啊!

因此说,鲁迅是铸魂的文字,特别是成长中的青少年,是他们不可或缺的精神之钙!

中小学教材里,多年来,鲁迅作品的增删与多少,一直是热议话题,大约受两种影响:一是政治层面,有段时间黑鲁成风;二是教学层面,鲁迅作品难教难学。
   
但这些都不应成为鲁迅作品进入中小学教材的障碍。或者说,正因为这些因素的存在,鲁迅才应该更多地走进中小学教材。如今全国统一使用部编教材,一锤定音下,鲁迅又将如何?翻开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赫然在目的是最后的第八单元都是鲁迅,属押卷之作!可见其重视之程度!鲁迅又回来了!回到了我们民族精神的中心,回到了我们青少年的心中,回到了我们民族魂的至高点:中国人的骨头都应该像鲁迅一样硬!
   
我是七十年代上中学时,大量接触鲁迅作品的。鲁迅的文字的确是现代文中最难学的,但同时又是最难忘的,影响最大的,他的影响甚至影响到了我们文字的表达,成为我们语言的一部分,当然,更能够影响我们的一生。
   
毫无疑问,鲁迅已成为经典,会世世代代学下去。他的文章所谓难学难教,是因为代表了现代文学史文化史的思想至高点,也是文学艺术的最高点。难教难学因其高,就像珠峰一样难攀登。但学好鲁迅,能使你站上人生的高点上。正因其难,必须多学学好,将会一生受用无穷!

我们来看鲁迅对文学的追求。他在拒绝参加诺奖评选后说:我眼前所见的依然黑暗,有些疲倦,有些颓唐,此后能否创作,尚在不可知之数。倘这事成功而从此不再动笔,对不起人;倘再写,也许变了翰林文字,一无可观了。还是照旧的没有名誉而穷之为好罢。

我们看鲁迅对文字的追求。他这样评价汉字:汉字有三美,一曰意美,以感心;二曰音美,以感耳;三曰形美,以感目。这大约与汉字构成的音、形、义三要素有关:音悦耳,形愉目,义润心。鲁迅的文字,就达到了三美。

我们来看选进中小学教材的鲁迅的作品。祝福,社戏,闰土,孔乙己,阿q正传……主题深刻,形象典型,语言精湛,形神兼备……学生有的学,教师有的教,博大精深,唯一最美。当然,总会有人不喜欢鲁迅,就像他的生前有着形形色色的敌手一样。毫无疑问,无论做人还是作文,鲁迅都是最好的导师与楷模。若有一天,鲁迅作品从教材中消失,那将是民族的悲哀与民族文化的沦落!

有一次,偶遇有“中国第一知日作家”之称的李长声老师,问他鲁迅在日本的影响。他说日本读者对鲁迅也当大师看,日本文学更多流淌汉文化的血液。文学艺术之美无国界,是人类共同财富,而鲁迅,永远是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

回到“鲁迅是中国唯一美少年”的话题。因为鲁迅的文字在中小学课本里大量存存,因而他更多的时间,与中国的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生活在一起,成为他们最亲密的朋友,并深深植于中国青少年的精神灵魂铸造中。“待到山花烂漫时,他在丛中笑”,培养青少年,是鲁迅最乐于做的事,也是他的最重要的历史使命。所以当他看到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少年茁壮成长如山花漫山遍野灿烂盛开时,鲁迅当是这山花丛中笑得最灿烂的一朵。当然,他也会欣然看到,一花引来万花开,中国新一代是无数最美少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