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一位朋友的交流启发了我们需要重新认识保定,这座城离我们太近,我们反而模糊了它精致的五官和靓丽的身影,这需要我们继续深描,跳出保定认识这座城。保定就像是遥望黄河的入海口,一边蓝色,一边是黄色,既有分界线,又交融在一起。就是它作为近代城市现代文明和传统城市一种交融的典范,这个其实才是真正保定的特色,保定是中国东西方文化交汇之所,呈现包容的特性,既是保定自古以来的生存之道,也是它的成长之路,也预示着保定必然走向成功。 因为经典,因为精美 难以忘却 保定群山西峙,众水东潆的优越山水人文环境,具有南北兼容并包的文明与文化群落,“北控三关,镇守百里”的悠久古长城体系,是“鸡水环清、一城四关”的百年直隶首府,中原农耕文化区、北方游牧文化区以及海岱文化区碰撞、交融的燕南赵北之地,直隶政治与文化中心,我国北方重要的近代红色革命文化中心,同时也是新中国河北省会建立之地。 ▲战国燕国长城。 保定附近最初的出现的城镇,(燕昭王曾在保定城东建广养城,蓄养战马之所),保定是保卫幽燕安全所设的战备城市。保定自古就是就是一条分界线,燕南赵北之界、宋辽边界、犬牙交错的地带。中国社科院王玲在《北京与周围城市关系史》中论述“就北京首都圈上现存大中城市来说,保定形成最早。 宋辽之际,北京刚刚揭开首都地位的序幕,天津附近只有一两个河海码头,秦皇岛只有山海关古城,张家口、承德、唐山等城市远未出现的的时候,保定就已屯兵驻将,城池宛然,成为燕南第一重镇,北京正式建都后,保定被称为京畿重地。” 跳出保定看主城区,保定这座城市其实很特殊,它跟天津、上海、哈尔滨、青岛不一样,这几座城市在近代有租借区,城市的建设特别洋气。但是保定,它是地处于内陆和沿海之间,离首都很近,它跟西安、开封、洛阳也不一样,没有那种特别深厚的古都意境。 但也正因为如此。看保定就像是看黄河的入海口,一边蓝色,一边是黄色,既有分界线,又交融在一起,就是它作为近代城市现代文明和传统城市一种交融的典范,这个其实才是真正保定的特色,。保定是中国东西方文化交汇之所,呈现包容的特性,既是保定自古以来的生存之道,也是它的成长之路,也预示着保定必然走向成功。 从微观呈现:交融典范代表——莲池和莲池书院。莲池书院的前身其实是安徽的桐城派,奠定了保定这个城市的传统文化的文脉,清末民初培育了众多学校,奠定了保定城市的文化教养功能,从园林的高度来说,作为“十大中国古典园林”的底气来自于次,多少次回望古莲池,太熟悉反而模糊了其美丽的面容,它是元代文人造园,明清衙署造园,清代皇家园林,民国公众园林的集大成者,梳理其 发展演变的历史,其园林美学是逐渐平庸化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历史文化名城、十大国保单位、东西大街历史街区建筑画廊,一座古城就是一座露天博物馆。 保定万物串联起中国的高度,看似平凡的动物园曾经是曹锟花园,猴山石头是稀有的太湖石来自圆明园,是中国现代公园的发源地之一。 亚洲最大的化纤厂的高耸的排气塔是从东德海运而来的耐火砖,直隶总督署的大旗杆支撑了长城汽车的高度,中国最大的胶片厂体现了郭沫若的期许,曾经鼓楼上康熙御笔的中国第一福撑起了保定府的福气,这某种程度印证了保定别有洞天的预判。 京畿之门、雄安之邻、祝福保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