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活在别人的眼光里,是成年人最大的自律

 爱智慧的石头 2021-12-24


人性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期盼别人能够认可自己。
当然,能够获得别人的认可,是一件好事。
但是,如果为了获得别人的认可,一切以别人的喜好为中心,最终迷失了自己,那么,就得不偿失了。
凡事当有一个度。
太过自我,则容易被孤立;围着别人转,只能是委屈了自己。

01

道路不同,不必强求

有时候,一个人一生要走的路,从出生就定了。
这无关他的教育、出身、背景,而只与他自身的气质类型有关。
有些东西,通过后天影响,可以改变;有些东西,是无法改变的。
比如:有的人,天生内向,即使把他训练的能够在人前,侃侃而谈,他与真正外向的人,还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
本质内向的人,即使表面看上去开朗,长时间的交流,对他来说,也会是一种痛苦的消耗;
而对于天生外向的人来说,说话,就是一种“充电”的方式,会越说越来劲。
有人说:“圈子不同,不必强融。”
深以为然。
一个人适合什么样的圈子,有时候是天生的。一个天生喜好安静的人,再怎么逼迫自己,也无法让自己与一群“爱热闹”的人,和谐共处。
即使苦苦委屈自己,到头来,也终会忍无可忍,选择逃离。
屈原说:“夫孰异道而相安。”
道路不通,强行走到一起,只能是矛盾丛生。不如走属于自己的“独木桥”,让自己活得洒脱而自在。

02

活得平凡,是一种权利

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有的人就觉得,自己有义务,去当“将军”。
其实,大可不必如此。
有的人,天生智慧;有的人,天生愚钝;有的人喜欢轰轰烈烈的生活,有的人觉得“平平淡淡才是真”。
一个人不成熟的标志,就是认为,这世间只有一套“幸福”的标准。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就是能够顺从自己的本性,不再受世俗的眼光所拘束,让自己活得更加真实。
《道德经》中说:“高以下为基。”
其实,这个世界,不能没有“将军”,同样,也不能没有“士兵”。每一个位置,都需要有人来顶上,说到底,并无高下之分。
所以,那些喜欢当“士兵”的人,大可以安安心心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也是一份光荣。
喜欢当“士兵”的人,强迫自己当“将军”,即使当上了“将军”,也可能会因为承受不了“王冠之重”,而痛苦不堪。
所以,好的,不一定就是好的,适合自己的,才是“真的好”。

03

不喜欢我的人,我也不喜欢你

有的人,面对别人的不喜欢,会试着改正自己的所谓“缺点”。
可是改来改去,让自己晕头转向,还是难以获得别人的喜欢。
其实,不必如此。
如果真的是缺点,那么,就需要去改正。
但是,有些特征,无关对错。
就像有的人喜欢吃梨,有的人讨厌吃梨,梨本身并没有好坏。

同样,我们身上的特征,也没有什么好坏之分,只是不符合某些人的口味罢了。
面对那些看不惯我们的人,我们当以一颗平常心去看待。
人生于世,有人喜欢,必然会有人讨厌,没有谁,可以满足所有人的期待。
喜欢我们的人,我们热情以待;讨厌我们的人,我们无需介怀,远离便好。
只要我们对自己有足够的认可,就不会被别人的眼光所左右,最终,才能活出真实的自己。
叔本华说:“人性一个最特别的弱点,就是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
当一个人能够抛开别人“眼光”的枷锁,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共勉。

关注石头,与你一起读书、成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