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典故:“见怪不怪,其怪自败”的由来?

 书鸿生 2021-12-24

“见怪不怪,其怪自败”形容见到奇怪事物不要以它为怪,别去受它干扰,则怪异事物自然就会消失。

那么,这句俗语的背后有着怎样一段离奇的故事呢?且听在下慢慢道来。

话说北宋年间,在汴京去往河北大名府的官路上有家客栈,老板姓吴,因排行老三,故人称吴三掌柜。

吴三起初是个杀猪的屠户,只因犯了人命官司,逃亡江湖数年,后因太宗即位,大赦天下,他于此处做起买卖,开了客栈,主打便是他拿手的杀猪菜。

因太祖皇帝重文轻武、休养生息,此时百姓富庶,四方商家云集黄河两岸,吴三久闯江湖,练就一双贼眼,专以衣服看人,所以赚了不少黑心钱。

这年正月初三,夜晚纷纷扬扬飘起了雪花,吴三算完一天账目,见路上再无行人,便让伙计放假回家,自己也关上店门,炒了两菜,自斟自饮起来。

喝到三更时分,吴三酒意上涌,正要起身休息,耳畔忽然传来一阵女子的哭声,那哭声悲悲切切,时断时续,且久久不绝。

吴三心中纳闷,便提着灯笼,顺声音找到后院,这时,就听前门“啪啪啪”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他忙转身回来,高喝一声:“谁呀,没见关门打烊了吗?”

说着话,他也打开了门,就见风雪之中,一位俊朗的年轻公子,身穿貂裘,骑着高头大马,带着两个家仆,站在外面。

一个家仆上前道:“这是京都吕公子,欲往河北行商,因大雪封路,想在你这歇息数日,还请掌柜的行个方便。”

吴三抬眼一见吕公子这身派头,便知是个有钱的主,一听还要歇息数日,心下欢喜,忙道:“不妨事,客官快快进屋。

于是,那吕公子解去貂裘,翻身下马,信步踱进屋内,身后一个仆人顺手从兜里掏出一锭银子,对吴三道:“这是预付给你的店钱,若是不够,我再给你,若是有余,权当小费。”

吴三见是十两纹银,越发高兴,忙揣进怀里,亲自端茶倒水,侍奉着吕公子,闲谈之间,得知吕公子是位走南闯北的药材客商。

这时天色已晚,吕公子吃了两杯茶,便请吴三安排两间上房,自顾上楼歇息,吴三也就睡觉了。

简短截说,三天后,不知为何,那位吕公子私下唤来吴掌柜,让他算清店钱,便要离去。

吴三不明所以,忙问他道:“公子如何这么快就走呢?莫非是小店照顾不周?”

吕公子答道:“非也,你这客栈吃住都还不错,只是每天有件怪事,半夜总会听见一位女子的哭声,搅得我是夙夜难寐,所以只好换家客栈了。”

吴三一听,忙道:“吕公子千万别急着走,有些怪事你不去理他,怪事自然就会消失(见怪不怪,其怪自败)。小人这就去查寻哭声的来源,必能帮客官解除烦恼。”

吕公子听完道:“我说吴掌柜,不必这么麻烦了,昨晚我已帮你找到哭声之主,你且随我来。”说完起身径奔后院走去。

吴三便跟着吕公子来到后院的猪栏,就见吕公子手指里面一口大花猪,向他言道:“吴掌柜!这悲切的哭声就是它叫的呀!”

吴三惊愣至极,连忙摆手道:“吕公子莫开玩笑,这只是一头待杀的母猪而已,如何会发出女子的哭声呢?”

吕公子摇头道:“天道好循环,世事有因必有果,吴掌柜可还记得当初做屠户时,因见一单身女子傍晚前来买肉,一时贪图她的美色,将其哄骗进屋,欲图不轨,结果该女子誓死不从,却被你一刀捅死,从此亡命江湖数年,后遇大赦,这才开客栈发了大财?”

那吴三听吕公子提及往事,丝毫不差,头上瞬间冒了汗,忙诡辩道:“哪有此事,哪有此事,公子且莫胡说!”

吕公子见他死不承认,叹了一声道:“既然犯下过错,尚可补救。我劝你把开店所挣的黑心钱,全都送给那被害女子的父母,然后善待这口母猪,替它养老送终,或能免去你的灾难,否则,你即将大难临头了。”

吕公子说完,摇头叹息而去,待吴三追出一看,店外哪还有吕公子及其家仆的踪影?后人猜测,吕公子即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只为下界了此一段公案而来。

事后,吝啬的吴三压根不愿掏出银子赎罪,为了继续迎接客人,第二天便将花猪转卖出去,结果没过数日,他竟突然暴病而亡,临死前发出一阵杀猪般的嚎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