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peowei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4.5.1梯形的性质说课稿
2021-12-24 | 阅:  转:  |  分享 
  
4.5.1梯形的性质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您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梯形的性质》,这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四边形》第五节的内容。这节课分两个课时,我说的是第一课时。

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指导、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这六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说明。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要研究的是梯形的概念和等腰梯形的性质及其应用,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学习的,梯形问题的解决依赖于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知识的综合运用,所以本节课是前面所学知识的深化和应用。同时,梯形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又是学习后续其他知识的基础,因此,本节内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梯形的有关概念,探索并掌握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几种基本辅助线的作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探究梯形相关概念和等腰梯形性质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说理

意识;在解决等腰梯形应用问题的过程中,尝试多样化的方法和策略。

(3)情感与态度目标: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索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自信心,体会梯形的应用价值。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等腰梯形的性质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是:解决梯形问题的基本方法:通过添加适当的辅助线,将梯形问题转化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问题解决。

4、教学用具:为了上好这节课以及根据本节课的内容,需要准备如下教学用具:

学生:直尺(或三角尺)、剪刀和单行纸一张。

教师:多媒体课件、直尺(或三角尺)。

二、教法分析

学生在前面特殊四边形的学习中,经历了在动手操作中发现结论,在合作交流中验证结论的学习过程,有较为丰富的进行探究活动的经验和体验。因此本节课我将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规律出发,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扫清学生认知上的思维障碍。我主要采用探究发现法、小组讨论法、实验操作法,同时借助多媒体进行演示,以增加课堂容量和教学的直观性。通过这些教学方法的整合发挥,创设具有现实性、挑战性、趣味性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主动质疑、探究、合作交流。

三、学法指导

新课标提倡以学生发展为本,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因此,本节课主要采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通过学生动手画一画、剪一剪、折一折,让学生主动获得知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教学过程:

本节课教学流程由6个环节组成,依次是:

1、创设情景,导入课题(2分钟);2、自主互助,探究新知(8分钟);3、启发诱导,深入探究(15分钟);4、讲练结合,应用新知(15分钟);5、畅谈收获,归纳总结(4分钟);6、布置作业,分层落实(1分钟)。

下面我就为大家一一道来。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首先通过生活中的图片引入,学生通过观察,容易看出图形的形状,更能感受到梯形来源于生活及梯形的应用价值,第一时间抓住他们的目光,激发他们学习探究梯形的热情,借此引入本节课的课题。

(二)自主互助,探究新知

活动1:读一读,填一填。

引导学生结合学习目标,利用3分钟时间自学课本119页,独立完成以下内容,然后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1)什么是梯形?

你认识哪几种特殊梯形?

(2)在图①中标注梯形的上、下底、高、腰、对角线。

(3)梯形与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设计意图:由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思考、交流,培养学生自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2:做一做,剪一剪,折一折

活动2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在一张有平行线条的纸上作一个等腰梯形ABCD,连接两条对角线,观察并猜想:(1)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它的对称轴在哪里?(2)图中有哪些相等的线段?相等的角?动手剪一剪,折一折,验证自己的猜想,并在小组内交流。要求学生4分钟完成。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和小组交流得到等腰梯形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归纳等腰梯形的性质。)

(三)启发诱导,深入探究

1.议一议:在下图中,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将腰AB平移到DE的位置。

(1)DE把四边形ABCD分成了怎样的两个图形?

(2)图中有哪些相等的线段、相等的角?

(3)还有其他的方法把等腰梯形拆分成你所熟悉的基本图形吗

我让学生带着屏幕中的3个问题思考,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接着,我引导学生一起分析,发现梯形与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有密切的联系,从而得到了解决梯形问题的两种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交流、讨论,教师的引导使学生理解图形之间的转化,初步体会转化思想。)

2.挑战极限

(1)如图②:延长等腰梯形ABCD的两腰BA和CD,相交于点E.试判断△EBC和△EAD的形状。

(2)如图③:等腰梯形ABCD的对角线AC和BD,DE∥AC交BC的延长线于点E,试说明△BDE是什么图形?











(设计意图:这道题的目的是让学生感知道梯形的辅助线不仅仅可以通过切割梯形,还可以通过补全的方法解决。)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梯形中常见的添加辅助线的方法:就是用转化的思想把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问题来解决。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引导,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四)讲练结合,应用新知

例1、如右图所示,在等腰梯形ABCD中,AD=2,BC=4,高DF=2,求腰DC的长。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等腰梯形性质的理解,体会转化思想在解决梯形问题中的作用,实现了将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达到了应用新知的目的。)

2、当堂训练

(1)对于等腰梯形,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只有一组相等的对边B、只有一对相等的内角C、只有一条对称轴D、两条对角线相等

(设计意图:考查等腰梯形的性质。)

(2)有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

A、等腰梯形B、直角梯形C、等腰梯形或直角梯形D、一般梯形

(设计意图:考查梯形的相关概念和等腰梯形的性质。)

(3)已知等腰梯形的一个内角等于,则其他三个内角的度数是。

(设计意图:考查等腰梯形的性质。)

(4)如图,等腰梯形ABCD的上下底分别是3cm和5cm,一个角是45°,则它的面积为.

(设计意图:考查用转化的思想解决梯形问题。)

(5)(拓展题)如图,梯形ABCD中,AD∥BC,∠B=70°,∠C=40°,AD=6cm,BC=15cm,求CD的长。



第(5)题图

第(4)题图

(设计意图:考查用转化的思想解决梯形问题。这道题难度稍微大一点,提供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旨在开拓他们的思维,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更深刻地去分析问题。)

(五)畅谈收获,归纳总结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使学生养成学习→总结→学习的良好习惯,发挥自我评价的作用,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布置作业,分层落实

必做题

1、课本121页习题1、2

选做题

3、(拓展题)在梯形ABCD中,AD∥BC,AC⊥BD,若AD=2,BC=8,BD=6,

求:(1)对角线AC的长;

(2)梯形ABCD的面积.

(设计意图:作业的布置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对不同水平的学生作不同的要求,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真正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五、板书设计

以下是我的板书设计:



板书的设计让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一目了然,,再见教学情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从而更好地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六、教学反思

(一)注重注重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实际生活中的图片引入,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掌握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本节课动手探索来体现这一基本思想。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3







图①



B



A



D







C



平移一腰



作高线







D



E



C



B



A



B



A



D



C



E



A



D



C



B



E







平移一腰



作高线



延长两腰



A



D



C



B



E







平移对角线



A



E



D



C



B







D



A



B



C







献花(0)
+1
(本文系peowei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