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蓝家阿婆 扶得马骑

 夫复何言 2021-12-24
20年前的今日,记录了自己收入一笔1200大元的巨额翻译费,欣喜不已。今天正好就讲一个关于翻译的故事。

这个故事,是读别人的文章看到的,觉得十分之有趣,今天的标题也来自于此。

话说清朝末年,有一次醇亲王带着几个满族高官,去检阅李鸿章的军队,看见李鸿昌的淮军军官高呼:“蓝家阿婆”。士兵就排列整齐;又高呼:“扶得马骑。”士兵就开始列队向前走。

于是醇亲王和几个满族高官都非常的奇怪,就忍不住问李鸿章:“中堂大人,这是你家乡话吗?” 

李鸿章一听,不高兴了:“俺们老家安徽,好歹也是礼仪之邦,怎么会说这么土的话呢?这是英吉利方言!” 

作者说淮军用英语指挥战斗,众多清史资料都有记载,包括这些喊法,也是有文字记录的。我反复体会“蓝家阿婆!扶得马骑!飞呀!飞呀!”的口令,怎么也感知不到大战厮杀的严肃和残酷。跟瑄一讲,两个人一起喊口令,笑得不可自禁。笑后琢磨良久,这位蓝家阿婆究竟有何魅力,声名一出,全军列队?

好在是英吉利方言,俺们好歹还能看得懂几页字典。连蒙带猜,想到故事中说的口号后士兵排列整齐,突然开窍了!蓝家阿婆=Lines up!=列队!哎呀呀,这音译的水平,不知究竟是用哪一省哪一城的方言对接了英吉利土话。

解锁了“蓝家阿婆”,以为“扶得马骑”自然不在话下。“马骑”,很显然是March前进。只是“扶得”究竟是啥呢?

作者在讲淮军故事前还讲了湘军的故事,套用淮军的故事,说进攻前军官喊“扶得马骑”。于是我就往进攻的思路考虑,顺便温习了几部战争片,结合英格兰长腿国王轻描淡写的一句进攻命令full attack,以为"扶得马骑"就是full march,就这样心安理得放下这个问题了。

直到准备这篇小文时,反复再想假如“扶得马骑”的“扶”是full的音译,那么“得”又是从哪里来的发音呢?认真再读这段话的出处,发现最早的描述始于操练,而不是战斗,一时恍然大悟:扶得马骑=Forward march!=齐步走!

至于“飞呀!飞呀!”,相信大家不用我再多介绍了,那个年代空军显然是没有的,轻功嘛,飞一遍也许可以,再喊一遍“飞呀!”,怕是体力就未必能支了。结合当时已经开始装备了枪炮,所以:飞呀!飞呀!=Fire!Fire!=开火!开火!

解开这个谜底,忍不住对自己夸了句Vous avez raison!哎呀呀,你说的可真有道理啊!

实际上作者写道湘军的顾问来自法兰西,并无记载他们是如何喊口令的。我顺便查了查法兰西土话,也许当时的口令是以下这样的:

列队!=En rang!=昂鹅昂呐!

齐步走!=En avant marche!=昂扬马切!

开火!开火=Faire!Faire!=飞呀!飞呀!

管他扶着马还是马来切呢,反正都要飞呀,我先飞一步,走啦!


附 2000年3月27日 旧记

报了1200翻译费,和小陈均分。

一点辛苦钱,两人俱开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