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问这几年的夜市之王,一定非小龙虾莫属。 如今小龙虾的江湖地位,简直就是睥睨天下。它能享受到的待遇,一个比一个更高端大气上档次。清蒸、蒜蓉、油焖、麻辣、卤味、十三香、......哪一种都让人十分爱恋。家里有几个小龙虾杀手,逢小龙虾必光盘,来者不拒,多多益善,消灭完小龙虾在虾汁里再拌一碗清水面,全部干掉,勉强才算心满意足。 今年夏天,据说老家的小龙虾最低谷时才卖5块钱一斤,让人忍不住口水直流,想起当年吃小龙虾的日子了。 小龙虾究竟是什么时候红火起来的?以前我们总记得是98年洪水带来了这个新物种,这几天翻到97年的今日旧记,已经记录了夏日午后美滋滋的钓虾活动。看来,小龙虾并不是随着洪水泛滥开的,而是洪水前就已经悄悄在家乡四处的水域中安家了。 那时候,哪里有人卖小龙虾呢?傻瓜才会去买呢!只要有水的地方,到处都有小龙虾,连老家后面一口小小的池塘里都可以随时去收获一大桶,尽管去钓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呢。 钓虾,听上去跟钓鱼类似,其实差别可大了。钓虾既不需要装备,也不需要耐心,没有技巧,无须学习,拎着桶,找根线,带上一两种诱饵,就可以上阵了。出家门转左,沿着小路一直往下走,不远便是一条小溪,小溪旁流水转了个弯形成一片小池塘。这片池塘,便是我们钓虾的好去处。 夏天的时候,池塘里浮着星星点点的浮萍,水通常是绿色的,但是很清亮。不时可以见到一两只绿色的青蛙,身体藏在水中,脑袋顶着浮萍,睁大了眼睛四处张望。有很多人喜欢来小溪里洗衣服,这边有人用棒槌“邦邦”地敲打着,那边又有人“哗”的一声将衣服展开没入水中,小青蛙随着各种声音在浮萍底忽上忽下,听腻了干脆两腿一蹬,施展标准蛙泳游荡开去。 我们嘻嘻哈哈来到池边,随手摘根树枝,大概手指头一般的直径,长度最多也就需要大约一米,把家里带来的线在枝头绕几圈绑紧,一根钓杆便准备好了。 诱饵呢?这是比钓杆更加简单的部分。不用挖蚯蚓,不用拌香油,所需的,仅仅是一小块肉,或者一团棉花,甚至一块小碎布。 一开始,我们用一块肉来作为诱饵,肥廋不限,绑在线上,打个死结,垂进水里就好。很快就能感觉到水中有生物将线往深处拖,先不要着急,等个几秒钟,线差不多绷紧了,树枝开始受力的时候,迅速提起,让诱饵露出水面,一定能带出一只油光锃亮的小龙虾,出水后一直挥舞着两只大鳌,其他的爪子死死抓着那块肉,怎么也不肯松开。 有时候,我们偷懒,一块肉切得比较大,一次能吊起来两只小龙虾,一左一右,都紧紧拽着不放手,全然不顾自己的处境,还在争分夺秒啃肉呢! 小龙虾们实在是太能吃了,哪怕我们一刻不停地第一时间将它们和诱饵分离,肉块还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每次出水都消耗了一部分。一个下午的时间,要换好几次肉。 肉块库存告罄,我们还在流连忘返,这时候,棉花团、或是碎布团,就要派上大用场了。还是一样,系在线上,打湿后有点重量,垂入水中。小龙虾们也许是饿疯了?也许是发现这家伙导致自己的伙伴一个个消失?总之,依旧是前仆后继扑向诱饵,被我们一个接一个地拉上来。 花费一个下午,收获满满一桶小龙虾,密密麻麻挤在一起,谁也不肯示弱,每一个都气冲冲地举着大鳌,对着天空一遍遍做着徒劳的剪切。 暮色一点点从四面八方合拢来,我们就该回家了。老妈早已在家中准备好全套家伙,手掌翻飞中,小龙虾只剩一颗颗饱满的虾尾,加入佐料爆炒几分钟,围在厨房的我们就可享受一顿美餐。 很长时间里,我们从来没想过小龙虾居然可以整只装盘,在它们长期霸占四方的时候,在我们一个下午可以收获一桶的时候,怎么会让虾头、虾钳妨碍我们方便快捷地享受虾肉呢? 后来,小龙虾越来越少,越来越贵,钓虾的日子也渐渐远离。当我眉飞色舞跟瑄讲起钓虾的乐趣时,他只能一脸的羡慕。 其实,我也很羡慕当时的自己,夏夜,院子里冲过水后,风似乎也凉了下来。炒一盘香辣虾尾,配上几片冰西瓜,摇着蒲扇,有一搭没一搭地海阔天空,这样的日子,给多少小龙虾也换不回啊! 附 1997年6月22日 旧记 吃罢晚餐,和爸爸去钓虾,父女俩在水塘边,左钓右钓,小桶里装有半桶。到暮色四合的时候,拎着收获品和钓杆,缓缓归来,想起陶潜的带得残阳荷锄归,好一份心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