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机

 夫复何言 2021-12-24
人类发明手机的历史十分短暂,在我这有限的一生里,第一次拥有自己的手机也不过是20年前。作为一名执着的人,我的手机号从未换过,一眨眼,今天也是20周年。移动似乎忘了给我发个问候短信,用户关怀还需提高啊。

20年前,终于下定决心倾囊而出换回一部手机,然后过了好久身无分文的日子。这20年间,手机的更新换代让人眼花缭乱,我老人家也跟在时代盘升的屁股后面,换了一部又一部手机。

第一部手机好像是个半翻盖的三菱?还是索尼?实在是印象不深了。反正功能要求也不多,接打电话、收发短信,有信号就行,最多再当个闹钟用,除此之外,别无他求。那时候手机还算个新鲜玩意,回家时奶奶见这个小小的物件能一边走一边打电话,一直很好奇,为什么不需要线也能听到彼此的声音呢?我其实也讲解不清楚,内心深处总觉得这可能是51区的功劳。

外星技术也好,人类文明的飞跃也好,总之,我们每个人都大大享受到了技术变革带来的好处。渐渐地,谁都离不开手机。

我的第一部手机没多久就被偷了,一日无手机,简直是浑身不自在,赶紧买了第二部。记得那时候的手机都得标配一个绳孔,穿上一条绳子,短的可以挂在手腕,长一点可以挂在脖子上。第一部手机就是穿着短绳,跟着包一并不翼而飞的,于是干脆把第二部挂在脖子上,以为这样可确保安全,结果在人山人海的公交车上挤没了。

当时十分郁闷,甚至有些迁怒于技术的进步:为什么手机要越做越小巧,连天线也不要了?继续像大砖头那样的配置该多好!走到哪必须得杵在耳朵边,一刻也不离身,万一真遇上歹人,还可以立马变身攻击力十成的大砖头,那才是看家护院的必备品嘛!

郁闷之后没多久,风潮说转就转,还真的突然流行起超大屏幕的手机,各种款式你方唱罢我登场,没有最大,只有更大。曾经见过一位仁兄,电话铃响起时,从电脑包里掏出一个平板,很潇洒地按下接听键,脸贴着平板就开始欢快地聊了起来。以一张大脸行走江湖多年的我,实在是没有勇气拿这样的手机,因为电话不小心断掉了,背黑锅的一定是自己的脸。不能承认这个血淋淋的事实啊!

除了对脸的打击之外,手机还曾一度让我以为自己的视力出了问题。记得有一段时间经历黑白到彩色的换代。第一个彩色屏的手机简直就是眼科医生的噩梦。一到太阳下,黑漆漆、白花花、灰乎乎,不要说什么彩色了,干脆就啥也看不见。我这昏花的老眼,真是欲哭无泪。

如今的手机和当时的这些手机简直就不是同类,二十年间,这个产业如同大浪淘沙一般,不断抛弃跟不上的参与者,也不断在培养用户的习惯。

这些年,我可没少给各大手机厂商贡献营业额,没办法啊,那么多品牌,总得让人家雨露均沾吧。容我细数一下曾经出现过的品牌,排名不分先后:爱立信、诺基亚、三菱、摩托罗拉、三星、TCL、索尼、苹果。

细心的你,请不要问我为什么没有华为。因为家里前前后后已经有了不下十台,我要做那条养鱼池里的鲇鱼,不要让华为太骄傲。

当然,为国货做鲇鱼也是有代价的,最深切的痛就是苹果电池不行。广告有云: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对于我现在的老爷机来说,恐怕是充电两小时,通话五分钟。走到哪第一时间找电源的时候,又忍不住迁怒于技术的不够进步:都什么年代了,还要这样充电,不能装个动力装置吗?走走就能发电。再不济,安两个小翅膀,迎着风吹两下就有电了,不是很好吗?

你看,老人家怕被时代抛下,还在努力变革,从眷恋大砖头,到渴望技术的再飞跃,充分说明,手机的发展空间,仍是无限。就犹如我们的征程,星辰大海都不是尽头。鼓起翅膀,迎风起飞吧!只要努力,莫问前程。


附 2000年8月24日 旧记

买了手机。基本上是身无分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