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地域的原因,这里长期未被中原王朝掌控,见不到什么古迹,也很难找出历史上的交集。一定要一些蛛丝马迹的话,只能说这里当年可能是匈奴左贤王王庭所在地,也许大汉的铁骑曾经来过。 五年前的今天,在火车上晃了近一千公里,整整十二小时,车外的灯光灭了又亮,亮了又灭,终于在清晨抵达满洲里。整座城市还没醒过来,街道空荡荡的,满大街都是俄罗斯风情,只有灿烂的格桑花在风中点头迎接我们。 套娃广场上也还没什么人,套娃雕像在斜斜的阳光下拉出长长的影子,偶尔有一两个小商贩躲在阴影里,一边打着呵欠,一边慢吞吞摆开自己的小套娃。 来到满洲里口岸,对面就是俄罗斯。旁边有一座俄罗斯特产店,所有东西都标着俄语。两眼一抹黑的我们,在一堆啥也不认识的雪糕中随机挑了一款,味道很好,不过瑄还是坚持马迭尔才是最棒的。 对我来说,蓝天下温暖的朝阳,国门前安静的城市,套娃下甜蜜的雪糕,已经不可能要求更多了。 在安静的小城稍作休整后,我们先去呼伦湖。呼伦湖是蒙古语的发音,意为“海一样的湖”,也被认为可能是传说中的瀚海。 可惜,由于水位下降,湖水离岸边已经有点距离,湖水的颜色更近乎青绿,不是想象中的海蓝。湖边有不少旅游点,我们果断远离,只是自己在湖边漫无目的地信步。水面广袤无垠,风平浪静,天与水在最远处相依。安静地坐在沙滩上,回想那些曾经呼啸而过的生命,真是要感谢当下的幸福。 等瑄完成了呼伦湖上打水漂的练习,我们从沙滩爬上岸去觅食。说是湖岸,其实是一片青青草原,放眼望去就没什么人烟。 好容易发现一家农家乐,点了几样湖鲜,味道嘛,说实话,有点对不住食材。反倒是呼伦湖返回路上的一派田园风光更加怡人。大片大片的向日葵在太阳下昂着头,散发出金色的光。一马平川的大地向天边延伸,直到在目力尽头与蓝天重叠。 我们买了一朵向日葵,一路走,一路将瓜子剥下来。饱满新鲜的葵花籽,吸收了太阳的能量,一颗颗传递给我们,不觉就到了扎赉诺尔,曾经生活过匈奴、柔然、突厥、契丹的地方。在他们之前,这片土地有另一个主人:猛犸象。 在公路上远远就可见到一群高大的猛犸象行走在草原上,超级震撼。自1980年挖掘出猛犸象化石后,这里发现了不少三万多年前的古生物化石,所以就地建设了猛犸公园。 只有在大草原上才能这么奢侈,不收门票(!)的公园里,几十只猛犸象悠闲地踱着方步,我们在象腿中穿行,或是在它们的身影中躲避阳光,感觉自己有点过于渺小。 这些重达六吨的庞然大物最后生活在这里,大概是六千年前。之后又发生了多少风云激荡,金戈铁马,都已无从知晓。唯有草原上的青草,一岁一枯荣,依旧那么绿,那么美。 到了晚上,扎赉诺尔如同开启化装舞会一般,所有建筑一改白天的形象,全部换上了金色装扮,在朦胧的月光下惊艳万分。惦记着那一群猛犸,我们又步行来到公园。庞大的象牙雕像勾起一轮月亮,金色的钟楼和彩色的城堡在夜色中闪烁,想想这片土地迭代了多少主人,一时间,不知今夕何夕。 附 2015年8月28日 旧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