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一年的正月初六,雪终于停了。慢慢消融的雪盖下,山山水水一点点恢复生机,活泼精神起来。放眼望去,东风已经将早春的信息传遍了四周。明天杏园应该是花枝烂漫,必须得约上三五好友,明天一起看花去。想到这里,曾巩按耐不住满心的期许和欢喜,欣然写下《正月六日雪霁》。
雪消山水见精神,满眼东风送早春。 明日杏园应烂熳,但须期约看花人。 作为唐宋八大家在我们的文史教科书里存在感最低的一位,曾巩其实也是位不折不扣的天之骄子。他考科举的那年,因为考卷全部封名,主考官欧阳修阅卷时读到苏轼的文章,误以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为避嫌给了个第二名。
能混淆大文豪欧阳修的视线,想必这篇文章读来也是字字珠玑。只是可能他的文章入不了如今教材组的法眼,诗词名句也不多,在当代渐渐就落寞了。无论如何,今日温习他这首诗还是极好的。相同的日子,相同的心情,虽然花儿略有差异。南国春已归去,每天都是夏装飘飘。花儿们在这样的温度下也是各自随意绽放,春夏秋冬的时令也不顾了,只要妖娆美丽就好。春日的杜鹃, 
夏日的一串红, 
秋天的黄菊, 
冬天的山茶,  还有许多姹紫嫣红,在小园里热热闹闹拥挤着,谁都不愿错过这大好年华。唯一的遗憾是没有杏花,曾巩可是说要约上小伙伴去杏园看花呢。我仔细查阅了杏花的图片,哈哈,功夫不负有心人,前些日子在故乡其实已赏过了杏花。只是当时匆匆而过,只顾对着一树繁华胡乱拍照,连究竟是什么花都没分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