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紫千红总是春

 夫复何言 2021-12-24
其实我很不喜欢朱熹。从小,这个人的言论一直让我十分困惑。

存天理灭人欲,听上去就十分撕裂。大了之后,了解到他如何满足自己的人欲,更觉得此人表面一套背后一套。这又当又立的道貌岸然,被这位号称圣人的楷模推广开来,实在是可怕。有时我只是无意中想起,都有一股凉意从背后窜起来,禁不住寒毛悚立。

这样的印象实在让人不愉快,以至于我第一次到武夷山时,得知他曾经在此地讲学,内心深处对山水都生出了许多意见,看山也不那么妩媚,看水也不那么婀娜,被什么阴影笼罩了一般,让人有些厌倦。

之后我又去了好几次武夷山,在九曲溪中洗净心情,这才真正感知它的美丽,深悔之前被朱圣人耽误了,太不值得。

何况,即使是他,也并不是铁板一块,总有些裂隙能够透进阳光。不信我们可以读一篇他的名作。
                       春日
                     宋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这首诗读来朗朗上口,也很易懂,只是其中有一个小坑,经常会误导读者。那就是:朱熹这首诗写于何地?

许多人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泗水河边啊!第一句诗不就已经写得清清楚楚么?

其实,泗水,可不是简简单单的一条河。它位于今天的山东,是淮河的支流,当年属于鲁国的地盘。孔子经常带着弟子在河边走读,曾经指着泗水说:逝者如斯夫。

这一条泗水,朱熹有生之年是不可能去寻芳的。1127年靖康之难,北方大片土地都变成金人的天下。三年后,朱熹出生。他七十年的人生一直在南方晃悠,当时的宋朝连古都汴京都未能收回,更别提再北边的山东了。我认为,朱圣人其实压根就没见过泗水河边的春天,写这首诗既是幻想春光,可能也暗藏着自比为孔子的得意吧。

假圣人都可借虚幻的想象去拥抱无边光景,虽然自类孔子让我有些生厌,却也让我豁然开朗:为什么不给自己一个万紫千红的春天呢?

原本还想蹉跎几日再实施我想象出来的菜谱,可是今天我走在木棉树下,一朵硕大的木棉花直直打在我背上,砸了我一身的春光,这应该是春天对我的提醒吧?

那就马上动手,来一个属于春天的吐司。

首先,我们需要紫色。

找来紫椰菜,尽量少加点水(保证颜色有足够的浓度),煮开后过滤取170克紫色的水,放凉备用。

220克高筋粉、30克低筋粉、20克糖,加上紫色的水,用筷子搅拌至无干粉,盖上保鲜膜静置两小时以上(利用水合出膜)。如果放置过夜,需要扔进冰箱冷藏。
这时候的紫色最美丽了。

我大概放了六个小时,开始进行下一步。

10克水加5克鲜酵母,融化后倒入面团,揉至表面光滑。

再加入20克黄油,揉至面团有轻柔的手感,或者见到有气泡产生,就可以停止揉面。无需检查是否出膜,经过前面的静置,扩展性已经完全有保证了。

将面团装入大号保鲜袋,用手按压成一个方形面片,放入冰箱冷冻。

现在,我们可以准备红色了。

取150克红豆沙,装入中号保鲜袋,压成方形,也放入冰箱冷冻。

30分钟后,取出紫面团和红豆沙,开始下一步工作。

撒椰子面粉作为手粉。豆沙平铺在面片上,折叠面片将豆沙包裹,压平展开后再折叠,重复两次,豆沙和面片完美结合在一起。

面片切成三等份,每一份再切开三小条,顶部不切断。

编成三股麻花辫,侧面花纹朝上。

辫子两头向下收起,将三股面团依次放入吐司盒。静置发酵至八分满。

吐司盒加盖,放入烤箱。烤箱无须预热,设定160度40分钟。出炉!

吐司如同春天的东风一样,绵软无形,却又散发着芳香。切两片,摆个盘。
院子里找来紫色和红色的小花各一,搭配我这万紫千红的吐司。这一刻,我似乎也看到了泗水河畔的无边光景。

假圣人也好,真小人也罢,春天的美好,总是不可辜负的。我要感谢它遣来一朵火红的消息,我会继续保持对它的热爱,做每一个吐司,吃每一顿饭,喝每一餐酒,珍惜每一个朋友。

因为,心怀春天的人,春天也终会为之降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