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民党军攻占延安后,为何选蟠龙镇为后勤基地,军装都存了4万套

 读万卷书破万里 2021-12-24

编辑搜图

▲《保卫延安》

1947年2月28日,蒋介石的头号“天子门生”、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胡宗南召集部下开会,商讨进攻延安城的具体部署。当时的延安不仅是陕甘宁边区首府,更是中共中央、解放军总部等重要机关所在地。为了一举拿下延安,摧毁中共的首脑机构,胡宗南一次性调集34个旅25万余人,从西、南、北三个方向合围而来,另外还从郑州、太原当地调来90余架作战飞机配合作战。

编辑搜图

▲胡宗南攻占延安剧照

攻占延安后大军消耗巨大

3月19日,解放军西北野战军主动撤离延安,胡宗南随即向全国宣布,并鬼扯了一番战功,称:我军经七昼夜的激战,终于19日晨占领延安,是役俘虏第5万余,缴获武器弹药无数。但实际上,虽然西北野战军抗击国民党军8万余精锐,艰苦阻击6昼夜,胜利完成了掩护城内机关学校的转移与疏散群众的任务,但实际上仅伤亡700余人,主力部队基本没有遭受什么损失。

胡宗南部仅在延安一线的大军就多达十余万,粮食、弹药都消耗甚巨,为此迫切盼望着主力对决。但西北野战军各部放弃延安后就销声匿迹,胡宗南只好将部队密密麻麻地布成30公里方阵,一路向北进行拉网式搜索。由于害怕遇到麻烦,搜索部队不敢走平川大道,只能专找山路小路,行动缓慢,消耗也更大。但如果撤回延安城补给,一来路途遥远,往返不易;二来各地慰劳团、记者团络绎不绝的到延安城内外访问,如果看到大军兴师动众搜索却劳而无功,难免再生波折。

编辑搜图

▲蟠龙镇周边地形图

蟠龙镇交通便利,地形易守难攻

为此,胡宗南选定延安东北40余公里处的蟠龙镇,这里紧邻咸(阳)榆(林)公路,还有3条隘路,东达永坪、清涧,南下延安,北通瓦窑堡、绥德,无论胡宗南部向哪个方向“武装大游行”,都可到此补充粮弹给养。此外,蟠龙镇是黄土高原上少有的大镇,有足够空地房舍囤积物资,后来我军攻克蟠龙后,仅缴获的面粉就超过1万袋,还有4万余套单衣军服及大批武器弹药。

蟠龙镇地形四面环山,易守难攻。守军依托这一有利地势,构筑了以镇子为中心方圆5公里纵深的坚固防御阵地,到处都是明碉暗堡群,碉堡前设置深沟宽壕、铁丝网、地雷等多层障碍物,各阵地之间以壕沟相连,一处有警,四方来援;一处失守,随时可逃。同时,守军背靠补给基地,机枪弹药都不缺,设在各隘路口的班、排据点随时可用炽盛火力对前沿阵地实施严密封锁。

编辑搜图

▲今日蟠龙镇

胡宗南为了确保后勤基地无忧,专门挑选了麾下精锐整编的第1师167旅驻守,另外还有陕西省保安第3总队配合作战,使得镇内总兵力达到近7000人,不仅可以为各阵地配置足够兵力,还保留着强大的预备队。但即便如此,当西北野战军于1947年5月3日对蟠龙镇发动围攻时,也就坚持了4天就被攻克,全歼守军6700余人,生擒守军司令、167旅旅长李昆岗,镇内所有物资也都被缴获。

编辑搜图

▲李昆岗是胡宗南麾下“四大金刚”

编辑搜图

▲油画《保卫延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