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文帝二三事:“法者天下之公器,惟善持法者,亲疏如一”

 宜花得木 2021-12-24

汉文帝二三事:“法者天下之公器,惟善持法者,亲疏如一”

文:枯木

国人皆有盛世梦,百姓都盼太平情。平心而论,以个体良知而言,任何人都希望生活在自由平等的社会;以地域血脉去谈,都想自己的家国昌盛,经济繁荣,居所稳定,生活幸福。然而遍观人类社会历史,却是乱世较多治世少,盛衰兴亡人如草,正如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所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不过,治世盛世之人,安全感幸福感要远超其他世道,正所谓“宁为盛世犬,不做离乱人”就是真实写照。那么,如何才称得上盛世或治世?二者有何区别?我们先看古人是如何说的,先秦《礼记·礼运》篇中,孔子提出“大同”和“小康”两个社会构想。大同社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小康社会则“天下为家,各亲其亲”,“礼义以为纪”,“在埶(势)者去”。

大同社会是以道德为基础的自觉自愿的理想社会,可欲不可求;小康社会则是以礼义为基础用法治约束的理想社会,可欲可求,然而小康社会也有不同的阶段和表现特征,那就是治世和盛世等。所为治世,以民为本,偏重文治,推行休养生息的宽舒统治;所谓盛世,以国力(统治者)为本,偏重武功经济,推行追利逐财的强势统治。

纵观我国封建社会的治世和盛世,虽然有很多不同观点,然而公认度最高的出现过三次“盛世”:即西汉的从“文景之治”到“汉武盛世”,唐代的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以及清朝的“康雍乾盛世”。然而真正称得上“治世”标准的,也许只有“以民为本”、“以德化民”的汉文帝统治时期。

一、以民为本,励精图治

汉文帝刘恒(前203年~前157年),汉朝第三位皇帝,汉高祖刘邦第四子,汉惠帝刘盈异母弟,母为薄姬。汉高祖刘邦去世后,吕后专权,汉惠帝英年早逝,在吕后去世后,汉家大臣平定诸吕,迎归势力最弱的代王刘恒登基,是为汉文帝。

汉文帝出身非嫡,母不受宠,被封北边代地,偏离宫廷争斗,多知人间疾苦,目睹权力之争血腥,深知皇位来之不易,因而继位后谦虚谨慎,励精图治。在政权方面,赏封功臣,巩固皇权;在政治上,推崇黄老,无为而治;在刑法上,取消连坐,废除肉刑;在经济上,安民为上,以民为本,轻徭薄赋,与民生息;在军事上,忍让克制,和亲安抚。从而使得汉朝从秦末汉初战乱废墟上,很快得以稳定繁荣,民强国富,为以后汉武盛世打下坚实的基础。

汉文帝与民生息,采取最大的措施就是轻徭薄赋。《汉书·文帝纪》记载,汉文帝二年(前178年)和文帝十二年(前168年),文帝曾两次“除田租税之半”,即租率由十五税一减为三十税一,即纳1∕30的土地税。文帝十三年(前167年),还全部免去田租。自此以后,三十税一成为汉代定制。此外,算赋也由每人每年120钱减至每人每年40钱。在徭役上,“丁男三年而一事”,即成年男子的徭役减为每三年服役一次。这样的轻徭薄赋,在中国封建社会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汉文帝的文治得到当时和后世的高度评价,太史公司马迁《史记·孝文本纪》评价:“孔子言'必世然後仁。善人之治国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诚哉是言!汉兴,至孝文四十有馀载,德至盛也!”班固《汉书·文帝纪》评价:“专务以德化民,是以海内殷富,兴于礼义,断狱数百,几致刑措。呜呼,仁哉!

二、以身作则,崇尚俭朴

(江村大幕)

汉文帝以身作则,引导社会风气。《史记·孝文帝本纪》记载:“孝文帝从代来,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弛以利民。”汉文帝不但自己节俭,并且对宠幸的慎夫人,也下令“衣不得曳地,帏帐不得文绣”,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不但不崇尚豪华奢侈,而且俭朴节约,为天下先,并且能够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下去,古往今来,还有哪位皇帝能够做到?!

《史记·孝文帝本纪》记载,汉文帝曾经想建造一个露台,结果工匠计算需要花费百金,于是感叹道:“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从而取消建造计划。而针对其墓陵的修造,则直接下诏,“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这也是如今从被盗掘的霸陵遗址来看,仅仅发现有陶瓦器,基本无金银器(金银器皆为薄太后陵和窦皇后陵遗物)。

汉文帝仁慈忠厚,以德化民,正所谓“其身正,不令则行”,这样使得贵族官僚不敢奢侈无度,国家的开支有所节制,社会整体风气非常淳朴,岂能不天下归心?!

三、废除肉刑,取消连坐

(江村大幕)

汉文帝取消肉刑的事迹,即便是没有看过《史记》的人,也大多听说过“缇萦救父”的故事。当时齐国的太仓令淳于意有罪当被肉刑,然而淳于意只有五个女儿,于是他怒骂:“生子不生男,缓急无可使者!”最小的女儿淳于缇萦随父去长安,上书汉文帝,祈求取消肉刑,并愿入为官婢,以身救父。

汉文帝看到后非常感动,内疚地说:“诗曰'恺悌君子,民之父母’。今人有过,教未施而刑加焉?或欲改行为善而道毋由也。”认为是朝廷官员是百姓父母,百姓犯罪是朝廷教化未到导致,况且对于已被施加肉刑的人来说,想改错已经来不及,这不是为人父母的真实意思表现,于是下诏废除肉刑。

“连坐制”是秦朝商鞅时期施行的“一人犯法,亲属连坐”的刑罚制度,主要是为了巩固帝王统治,汉代延续“收帑诸相坐律令”。然而汉文帝非常不赞成,并且于继位元年(前180年)十二月下诏讨论,汉文帝诏书曰:“法者,治之正也,所以禁暴而率善人也。今犯法已论,而使毋罪之父母妻子同产坐之,及为收帑,朕甚不取,其议之。

有官吏认为连坐可以收到震慑效果,然而文帝却说:“朕闻法正则民悫,罪当则民从。且夫牧民而导之善者,吏也。其既不能导,又以不正之法罪之,是反害于民为暴者也。何以禁之?朕未见其便,其孰计之。”文帝的执政思想非常英明,认为百姓犯法很多事朝廷官吏引导不正确导致的,即便犯法了,也是自身承受,为何要牵连无辜?这样的结果,不但不能禁止,反而更容易使得犯人自暴自弃,造成更多犯罪。于是当月下诏废除“收帑诸相坐律令”

可以说,两千多年前的汉文帝的执法思想,和现代立法执法一致,非常超前,其废除肉刑和取消连坐法,深得民心拥护,并且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然而,到了后代,肉刑和连坐法又被很多朝代恢复和变相恢复,残酷虐杀,惨绝人寰,令人发指和不齿,是封建社会黑暗性表现主要形式之一。而封建社会帝王里面,也就汉文帝是能够站在百姓立场考虑问题的唯一一位英明帝王。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肉刑和连坐法,虽然在封建社会轰然崩塌后被完全废除,然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依然有不少痕迹遗存和变相扩大。就拿连坐法来说,如今有些地方,针对一些有刑事纪录或者信用不良记录人员的子女,在找工作上有限制,这就是变相的连坐法,确实值得商榷,希望那些官员,能够反思一下,连两千年前的汉文帝都知道连坐是不当的,可能加深社会对立,如今现代社会,岂能重蹈覆辙?!

四、严以待己,宽以待人

汉文帝以身作则,约束亲属和亲信,针对不法,也坚决执行,最著名的就是逼舅父薄昭自杀。中国封建社会,外戚干政一直是一个大问题,汉文帝能够当上皇帝,也是因为其母薄姬家族没势力,因而被推选。薄太后仁慈善良,崇信黄老,对刘恒影响很深,而薄太后虽然只有一个弟弟薄昭,也没有像其他朝代外戚那样得势,只是被封为轵侯。

然而在孝文帝十年(公元前170年),不知为何原因,薄昭将朝廷使者杀了,因为朝廷使者是代表皇帝,为大不敬罪,罪当斩。《资治通鉴·汉纪六》记载,汉文帝考虑到只有这么一个舅舅,然而又想到外戚干政危害,因而只能采取委婉手段处理。便派公卿们前去劝说其舅薄昭自杀,然而薄昭不肯。汉文帝于是再次派公卿们,穿着白衣丧服前去哭丧,薄昭一看,无奈自杀。

汉文帝对于外戚犯法,从严惩治,然而对于刘氏兄弟和其他人等,却能够善待和尊重,从而起到很好效果。吴王刘濞(bì)是刘邦次兄刘仲之子,年龄比文帝大,性情极为剽悍勇猛且有野心,因儿子被太子刘启打死而诈病不朝,文帝则赐给他手杖以示宽容。南越王赵佗称帝,文帝则召其兄弟拜官厚赐,以德报怨,从而使得赵佗去帝称臣。匈奴寇边,文帝不穷兵黩武,一边备兵把守,同时采取和亲政策,从而使得边疆基本处于稳定。

五、犯跸罚金,盗庙不族

汉文帝身为帝王,却能尊重法治,并且知过能改。《史记·列传·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汉文帝出行经过中渭桥时,有一人从桥下出来,惊了舆马,廷尉张释之判其罚金。汉文帝很生气,说幸亏马温顺,要是其他马肯定被摔伤,因而要求斩首。张释之说:“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於民也。且方其时,上使立诛之则已。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唯陛下察之。”汉文帝沉默了半天,说,“廷尉当是也”。

另一件事是,有人盗窃了汉高祖庙里的玉杯,汉文帝让严惩。张释之以律判该人弃市(死刑),汉文帝大怒,认为该灭族。张释之说法律如此,况且此人只是偷了庙里玉杯就要灭族,倘若有人动了汉高祖长陵的土(盗墓,更严重的罪行),又该如何惩罚呢?于是汉文帝和薄太后商议良久,才批准了张释之的判决。

六、结语

以上就是史书中关于汉文帝事迹记载的几件代表事例,限于篇幅,难以一一陈述,诸如广开言路,废除“诽谤、訞言之罪”,禁止诸侯进贡,宾赐长老,收恤孤独等等。当然,汉文帝也非圣人,也有不少缺点,比如宠幸邓通,允许私铸等。

然而过不掩功,汉文帝是历史上最为开明的君主,不但宽厚仁慈,节俭省略,而且处处以民为本,替民着想;更重要的是不依靠“天子”的权威,随意作威作福,反而能够依律处分,正如司马光评价:“法者天下之公器,惟善持法者,亲疏如一,无所不行,则人莫敢有所恃而犯之也。”从而使得汉文帝时期,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为古今“治世”之典型。

2021/12/24榆木斋

主要参考资料:

《史记·孝文帝本纪》、《史记·列传·外戚列传》、《史记·列传·张释之冯唐列传》、《汉书·文帝纪》、《资治通鉴·汉纪·》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