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考研必背30天】倒计时1天-临床与咨询

 文都比邻心理学 2021-12-24

【心理学考研必背30天】

倒计时1天-临床与咨询


【第二~九章】

购福袋,稳下上岸的心

01.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概念异同

1. 请比较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异同。

(1) 相同点

工作性质是本质相同的专业助人活动。

理论方法和策略技巧理论方法和策略技巧常常是一致的。                             

工作对象二者的工作对象常常相似。     

④工作目标:都希望通过帮助者和求助者之间的互动, 以达到使求助者获得适应行为模式的目的。

咨询关系都注重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是帮助求助者改变和成长的必要条件。

 比邻口诀:相同: 目观( 关) 对方性质

(2) 区别

工作对象不同心理咨询的工作对象主要是正常人正在恢复或已复原的病人。心理治疗的工作对象是有心理障碍的人

②工作范围不同:心理咨询着重处理的是正常人所遇到的问题如人际关系、职业选择等心理治疗的范围则主要是某些神经症、心理障碍、康复中的精神病人等。

所需的时间不同心理咨询用时比较短 般咨询次数为一次到几次, 而心理治疗费时较长, 几次到几十次不等。

④涉及意识的深度:心理咨询在意识层面进行,更重视教育性、支持性、指导性工作。心理治疗的某些学派,主要针对无意识领域进行工作,重点在于重建病人的人格

工作目标不同心理咨询工作是更为直接地针对某些有限的具体的目标而进行的心理治疗的目的则比较模糊其目标是使人产生改变和进步。

专业训练及所属专业组织不同部分咨询心理学家和心理治疗家接受的专业训练不同, 在美心理治疗师的平均学历比咨询师稍高一点询心理学家和心理治疗家在美国心理学会中分属不同的组织。

工作场所不同咨询多在非医疗的情景中开心理治疗多在医疗情景中、保健和康复机构或在治疗者的私人诊所中进行。

⑧起源不同:咨询心理学有四个主要的起源, 心理治疗可追溯到 19 世纪末叶弗洛伊德创始心理分析的努力,甚至可以溯源至 19 世纪中叶的催眠术的施行

⑨称谓不同:在咨询中,帮助者称为咨询者,求助者称为来访者,在心理治疗过程中, 帮助者称为治疗者,求助者被称为病人或患者。

02.治疗关系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1. 简述治疗关系的特征。

(1) 独特性

在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过程中,治疗者与每一位来访者的关系都是独特的。

(2) 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

①客观性: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全部过程,都要求治疗者保持客观的、中立的立场,只有这样,治疗者才能对来访者的情况有正确的了解、客观的分析,并尽可能地提出适宜的处理办法。

②主观性:治疗者应以共情、真诚的态度对待来访者,尊重来访者,使之感到温暖。

在治疗过程中这种客观性与主观性在治疗者与来访者关系的交互作用中体现出来。二者统一 更有利于治疗过程的深入发展。

(3) 专业限制

罗杰斯认为每一种咨询情境都有其限制。这些限制对于咨询与治疗的成功往往是非常必要的。

①治疗关系独特性的限制:治疗关系强调的是来访者对自己感到不满,而要求取得这种帮助。如果来访者在某一方面并不想求得帮助,或是主动停止了咨询,那么, 即便是治疗者觉得自己有些新的办法或是肯定能对他有帮助,也不应主动去找来访者。如治疗者主动去找来访者, 这种关系就不平衡了。

②职责的限度:治疗者应认清什么是治疗者的责任,什么是来访者应负的责任。治疗者职责的限制,实际上正是以帮助来访者成长为目标的治疗目的所要求的。治疗者绝不能越俎代庖。

③时间的限制:是保证治疗成效的有效制约。 通常治疗或咨询中的一次会谈时间为40分钟至1个小时。

④其他限制:来访者对咨询者提出个人要求的限制、来访者攻击行为的限制 ( 如儿童的攻击行为) 等。

2. 简述治疗关系的影响因素。

(1) 共情。

(2) 积极关注。

(3) 尊重与温暖。

(4) 真诚可信。

(5) 具体化。

(6) 即时化。

(7) 对峙。

比邻口诀:真诚注重情,聚( 具) 集 ( 即) 对峙

3. 什么是共情? 

共情是能体验他人的精神世界的一种能力好像那是自身的精神世界一样( 罗杰斯)

03.工作伦理、 原则

1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1) 保密的原则:是心理咨询中最为重要的原则。是咨访双方确立相互信任的咨询关系的前提, 也是咨询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是对来访者隐私权尊重的体现。

保密原则并不是绝对的, 与保密原则相比, 询者的法律义务、人性良知和来访者的人身安全是应该而且必须首先予以考虑的。

(2) 时间限定的原则:心理咨询必须遵守一定的时间限制, 一般一次咨询为50分钟, 间隔为一 周,原则上不能随意延长咨询时间或间隔。

(3) 地点限定的原则:心理咨询必须限定在特定的咨询地点进行通常是专用的心理咨询室则上不能在咨询室以外的地点进行咨询。

(4) 感情限定的原则在保证来访者不受伤害的条件下,严格限定自己的感情投入避免与来访者形成亲密关系。

(5) “来者不拒,去者不追” 的原则:从原则上讲,来访者必须处于完全自愿才能够确定咨询关系,因此必须遵守上述原则。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咨询师应该灵活遵循“来者不拒,去者不追”的原则。

(6) “ 一只脚在岸上,一只脚在水里” 的原则。 “ 一只脚在岸上”,是指咨询者要有专业的立场、态 度。“ 一只脚在水里”, 是指咨询者要设身处地地 为来访者考虑。事实上,两者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 面,是紧密联系着的。

(7) 重大决定延期的原则: 在咨询期间, 由于来访者情绪过度起伏,原则上规劝不要轻易做出离职、调动等人生决定。面对有强烈自杀倾向的来访者,需要进行一份保证:“你如果能保证在咨询期间不发生意外,或不采取极端的包括自杀在内的做法的话,我才愿意为你咨询” 。

(8) 价值中立原则:来访者和咨询者的价值观、生活态度、生活方式等很可能是不一样的,咨询者应保持价值中立,接纳来访者,不用自己的价值观改造来访者,不对来访者进行批评指责。

(9) 避免双重关系原则:双重关系是指既存在来访者与咨询者的关系, 同时又存在一种或一种以上其他的关系。

(10) 自我保护原则:为了维护咨询者的身心健康,咨询者还应学会和遵循自我保护原则。

比邻口诀:双脚追颜( 延) 值,定情觅( 密) 食( 时) 地

2. 简述心理咨询的保密原则。

(1) 需要保密的内容

①心理咨询过程中来访者暴露的内容。

②心理咨询过程中与来访者的接触过程。

(2) 保密例外

来访者同意将保密信息透露给他人。

司法机关要求心理咨询师提供保密信息。

③出现针对心理咨询师的伦理法律诉讼

④心理咨询中出现法律规定的保密问题限制, 如虐待儿童、老人等。

⑤来访者可能对自身或他人造成即刻伤害死亡威胁的。

⑥来访者患有危及生命传染性疾病   

3. 简述心理咨询中价值干预问题的处理原则。

(1) 公认和通行的处理原则

西方( 主要是美国) 心理咨询实务中处理价值干预问题的若干公认和通行的原则:

①咨询者应该对自己的价值观有高度的警觉, 对咨询中的价值问题有高度的敏感

②承认多元化价值取向存在的权利。

③当涉及价值问题的时候鼓励咨询者公开、清晰地和来访者讨论,同时不故意地以任何明白或隐晦、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来访者。

④咨询者在做价值判断时必须遵循有相对普遍意义的价值。

⑤小心地处理咨询者的价值与来访者的价值不一致的问题。

(2) 总原则

侧重价值的功能干预避免内容上的干预

价值的功能干预是指咨询者引导来访者把自我探索集中于个人选择与个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由咨询者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来评判一个选择是否有价值,然后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来访者。

04.心理咨询的对象、分类和心理诊断

1. 简述一般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的含义。 

一般心理问题是指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 不间断持续1个月或间断持续2个月)、情绪反应能在理智控制之下、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

严重心理问题是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强烈、持续时间长( 间断或不间断持续2个月以上、半年以下)、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

05.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理论及实践

1.  简述系统脱敏疗法。

系统脱敏法是最早应用的行为治疗技术之一,沃尔普最先发明及应用的。主要用于来访者在某一特定的情境下产生的超出一般紧张焦虑恐怖状态。

(1) 基本原理

系统脱敏法利用的是交互抑制的原理或反条件作用的原理来达到治疗目的。

(2) 治疗步骤

放松训练

建立恐怖或焦虑的等级层次

A. 找出所有使来访者感到恐怖(或焦虑) 的事件,并报告对每一事件他感到恐怖(或焦虑) 的主观程度。这种主观程度可用主观感觉尺度来度量。这种尺度一般为 0 ~ 100 分。

B. 将来访者报告出的恐怖(或焦虑) 事件按等级程度由小至大顺序排列。

要求来访者在放松的情况下,按等级层次中列出的项目进行想象或实地脱敏

实际进行脱敏常用两种方式:

A. 想象脱敏

想象脱敏是在治疗室内靠想象再现焦虑情境

a. 准备工作放松训练和建立恐怖( 或焦虑) 等级。

b. 脱敏的“ 三部曲”:放松, 想象脱敏,停止想;然后重复上述步骤

B. 现实脱敏

现实脱敏是实地接触焦虑情境。

2. 简述罗杰斯心理治疗的基本观点。

(1) 人具有自我发展的潜能

自我潜能的发展是一种自发过程。尊重全部真实经验是自我潜能获得充分发展的前提

(2) 自我概念

①自我( self) 用通俗的方式讲就是一个人真实的自我。

②自我概念( self-concept) 则是一个人对他自己的知觉和认识。

自我概念并不总是与一个人自己的体验或机体的真实的自我相同。

③自我概念的发展

A. 有机体的评价过程

有机体的评价过程对于现实的或真正的自我来说,是一个中心概念。

一个人的有机体的评价过程,与他对体验的估量和根据这种体验能否满足实现的倾向的情况而得出的评价的价值排列有关。

B. 价值的条件化

评价不是建立在个体自身的有机体的评价过 程之上的,而是建立在他人的评价之上的,这就被 称为价值的条件化。

(3) 自我概念与心理失调           

①经验或体验的过程。            

②自我概念和经验、体验的不一致。 

③潜识、防御、焦虑。              

④崩溃和紊乱状态。              

⑤自我概念是了解心理失调的关键。

3. 简述合理情绪疗法。

合 理 情 绪 疗 法 ( Rational-emotive   therapy , RET) ,也称理性情绪疗法,这一理论的要点就是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本身所引起的,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这一理论又被称为 ABC 理论。

在 ABC 理论中,A 是指诱发性事件;B 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C是指在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

ABC 理论指出诱发性事件A 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 B—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起因。

4 简述不合理信念的特征。

(1) 绝对化要求

绝对化要求指人们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某一事物怀有认为其必定会发生不会发生这样的信念。

(2) 过分概括化

过分概括化是一种以偏概全, 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

(3) 糟糕至极

糟糕至极是一种认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发生将是非常可怕、非常糟糕、是一场灾难的想法。

5. 简述合理情绪疗法的治疗步骤。

合理情绪治疗就是要以理性治疗非理性。

帮助来访者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以合理的信念代替不合理的信念,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合理的信念给他们的情绪带来的不良影响,以改变认知为主的治疗方式,来帮助来访者减少或消除他们已有的情绪障碍。

第一步,要向来访者指出其思维方式、信念是不合理的,帮他们搞清楚他们为什么会这样,怎么就变成了这样,讲清楚不合理的信念与他们的情绪困扰之间的关系。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向来访者介绍 ABC 理论的基本原理。

第二步,要向来访者指出,他们的情绪困扰之所以延续至今,不是由于早年生活的影响, 而是由于现在他们自身所存在的不合理信念所导致的。

第三步,是通过以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方法为主的治疗技术,帮助来访者认清其信念之不合理,进而放弃这些不合理的信念,帮助来访者产生某种认知层次的改变

第四步,不仅要帮助来访者认清并放弃某些特定的不合理信念,并且要从改变他们常见的不合理信念入手,帮助他们学会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 以避免重做不合理信念的牺牲品。

这四个步骤一旦完成,不合理信念及由此而引起的情绪困扰乃至障碍即将消除,来访者将会以较 为合理的思维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从而较 少受到不合理的信念的困扰了。

6. 简述合理情绪疗法的 ABCDEF 各代表什么?  

A—诱发性事件;

B— 由 A 引起的信念( 对 A 的评价、解释等) ;

C—情绪的和行为的后果;

D—与不合理的信念辩论;

E—通过治疗达到的新的情绪及行为治疗效果;

F—指治疗或咨询后的新感觉。

7. 简述贝克的认知歪曲的五种形式。

(1) 随意推论。在缺乏充分的证据或证据不够客观和现实时,仅凭自己的主观感受便作出草率的结论。

(2) 过分概括化。其是指在单一事件的基础上做出关于能力、价值等整体自我品质的普遍性结论,也就是说从一个具体事件出发做出一般规律性的结论。

(3) 选择性概括。只依据个别、片面的细节而不考虑其他情况就对整个事件做出结论。

(4) “ 全或无” 的思维方式。对事物的判断和评价要么是全对,要么是全错,把生活看成是非黑即白的单色世界,没有中间色彩。

(5) 夸大或缩小。对客观事物的意义做出歪曲的评价,要么过分夸大,要么过分缩小客观事件的实际结果。

比邻口诀:过分夸大,随意全选

06.克服阻碍咨询的因素

 1. 简述来访者阻抗的表现形式。

(1) 对会谈时间和规定的消极态度。

(2) 把注意力集中在与治疗者有关的问题上。

(3) 对问题的回避。

(4) 为自己的行为辩护。

2. 简述来访者产生咨询阻抗的原因。

卡瓦纳认为来自来访者的阻抗主要原因有 3 个:

(1) 阻抗来自成长中的痛苦

①开始新的行为的问题

在治疗中,来访者需要重新考察自己基本的信念和价值观。

A. 来访者可能需要转变成 一个独立自主的人;

B. 来访者可能需要承认自己在欺骗自己。

②结束或消除旧的行为的问题

A. 来访者可能需要不再装假;

B. 来访者可能需要面对一种痛苦的抉择。

(2) 阻抗来自机能性的行为失调

所谓机能性的行为失调是指失调的行为最初是偶然发生的,因其使某方面的需要在这里得到了满足,行为发生的次数增加,以致固定下来。

①阻抗的产生源于失调的行为填补了某些心理需求的空白。

②阻抗的产生源于来访者仅仅是在以失调的行为掩盖更深一层的心理矛盾冲突

(3) 阻抗来自对抗治疗或治疗者的心理动机

①阻抗来自来访者只是想得到治疗者的某种赞同的意见的动机;

②阻抗来自来访者想证实自己与众不同或治疗者对自己也无能为力的动机;

③阻抗来自来访者并无发自内心的求治动机。

3. 简述克服阻抗的方法。

(1) 解除戒备心理

解除戒备心理是指治疗者不必把阻抗问题看得过于严重,似乎治疗会谈中处处有阻抗。治疗者 一方面要了解阻抗的原因和表现形式, 以便在阻抗真正出现时,能及时发现并进行处理;另一方面也不必“ 草木皆兵” ,而使治疗气氛过于紧张。

(2) 正确地进行诊断和分析

正确的诊断有利于减少阻抗的产生。对于治疗中的阻抗,不同情况要做不同的处理,对具体情况的明确分析是十分重要的。

(3) 以诚恳的帮助对方的态度对待阻抗

一旦治疗者确认治疗中出现了阻抗,治疗者可以把这种信息反馈给来访者。这种信息反馈一定要从帮助对方的角度出发,并以诚恳的态度, 以与 对方共同探讨问题的态度向对方提出这一问题。

(4) 使用咨询技巧突破阻抗

咨询中要突破阻抗,首先要识别阻抗, 了解阻抗产生的原因,还应具备相应的技巧。比如使用面质技术促进来访者的统一;通过技巧突破阻抗,也使咨询师、求助者对阻抗有了深刻的认识。

比邻 口诀:除戒备, 明诊断,真帮助,使技巧

4. 简述移情的含义及类型。

(1) 含义

移情意味着来访者可能把他以前生活里与他人的关系中产生过的情感、态度等主观体验移植到了治疗者身上。移情是病人无意识阻抗的一种特殊形式。

(2) 类型

①负移情

来访者把咨询师视为在过去经历中某个给他带来挫折、不快、痛苦或压抑情绪的对象,在咨询情境中,原有的负性情绪转移到咨询师身上,从而在行动上表现出不满、拒绝、敌对、被动、抵抗、不配合等。

②正移情

来访者把咨询师当作以往生活中某个重要的人物,他们逐渐对咨询师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感情,表现出十分友好、敬仰、爱慕甚至对异性咨询师表现出情爱的成分,对咨询师十分依恋、顺从。

5. 简述移情的处理阶段与原则。

(1) 准备阶段

①思想上的准备

A. 不做不当归因。

B. 保持接纳的态度。

C. 保持职业立场。

②行动上的准备( 咨询者在与来访者会谈时进行敏锐的观察)。

(2) 处理阶段

在处理阶段,有 3 方面的工作要进行:

①处理移情的原则

A. 咨询的初期不要进行移情的解释。

B. 处理咨访关系先于处理问题。

②区别不同的移情现象

A. 区别不同形式的移情。

B. 区别不同表现和程度的移情。

③直接干预

A. 提醒来访者其行为已经背离基本规范或咨询关系的界限。

B. 直接向来访者指出其移情反应。

C. 使用解释来促进来访者的领悟。

6. 简述反移情的处理方法。

从广义上来讲,对于反移情的处理应该包括对反移情的觉察和对反移情的具体处理

(1) 觉察工作

咨询者要增加对自己的想法和情绪的觉察工作,随时检视自己对来访者的情感和情绪是否属于反移情现象。

①在咨询过程中,应建立和使用第三只眼,通过不断自我反省和商讨来注意、观察反移情现象的出现。

②及时觉察到反移情的存在,使得反移情现象显现在意识层面,并加以修正, 与来访者的潜意识进行交流变不利为有利,否则可以中断治疗关系, 进行转介。

(2) 处理工作

①录音录像。

②寻求督导帮助。

③参加心理治疗。

④转介给其他咨询者。

并非咨询师的所有感情表现都具有反移情的性质。咨询者完全有理由喜欢某来访者或对之感到不安,千万不可一概而论,将其全当作反移情,而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方法。

关注,获取更多干货知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