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多、难坚持?万不可胡乱补阳!治了30余年的男科问题,我发现:看看嘴巴干不干,就知道该怎么补了。 这些年来,我遇到乱补肾的患者实在太多了。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毛病:发现功能障碍,就开始着急害怕,于是急忙补肾,结果反而加重。 说实在话,这整个就是一个“恶性循环”! 举个例子,不久前我接诊的邵先生,41岁,功能障碍多年不愈,近两年吃了些补阳药,反而情况加重。 我看他脸色红扑扑的,但是还有黑眼圈,说话嗓门挺大。 再看舌象,舌质红; 我问他:你有没有发觉自己的嘴里发干,总想喝水? 邵先生说:您怎么知道?正是!我这嘴里总是干巴巴的,喝多少水都没用! 我告诉他,口干,没什么口水,中医也叫“少津”。 结合这一点,其实就能看出你根本不是阳虚,而是阴虚,耗津。 津,就是津液,从嘴里看,那说的就是口水。 少津指的是什么?你体内的水液都被“烧干了”! 进一步问诊了解,邵先生平时想法很亢奋,但是一开始就结束,状态很差。而且浑身潮热,睡不好觉,一睡觉就出汗。 白天也是头晕眼花,没有精神,口干,喝水也不解渴。 综合这些情况一看,已经很明显了,就是肾阴虚,阴津不足,虚火旺盛。 说白了,肾本来应该是阴阳协调的,你的肾阴不足了,肾阳就像一团“火”,越烧越旺,烧到头顶,所以头晕目眩,口干舌燥。 我告诉邵先生,回去别再用那些补阳的药了,根本不对症。 这时候必须先把体内的“火”给灭掉,再对症滋阴,使其阴阳平衡,功能就能够得以恢复。 所以,我给他用药:莲须、黄柏、杜仲、生地黄、山药、知母、丹皮、当归、山萸肉、枸杞子、甘草等,随症进行加减。 调理不到一个月,邵先生向我反馈,口干舌燥的症状消失,睡眠也好了很多,功能有所提升。继续加减二诊,功能恢复正常,浑身有劲,小便也不再发黄了。 这个方子为什么奏效? 关键就在于先清热泻火,后续逐渐加味,补足阴津。 其中黄柏、丹皮、知母、当归、甘草清热除湿,活血凉血; 杜仲、生地黄、山萸肉、枸杞子能够滋阴、补益肝肾; 莲须既能清心,又能益肾填精;山药补脾胃,还能滋阴。 诸药并用,先清后补,功能就得以轻松恢复了。#健康明星计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