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决明子

 无梦的天空1234 2021-12-25

​决明子

原文:味咸平。主青盲,目淫肤赤,白膜,眼赤痛泪出。久服益精光,轻身。

决明子为《本经》上品,为豆科植物决明或小决明的成熟种子。

《本经》谓本品味咸,与现在的认识不符,无论是从其功效来分析,还是口尝,均无咸味的依据。

一般认为本品甘平(平中偏凉)或甘凉。主要归肝、大肠经。

本品偏凉,归肝经,能够清肝泻火,明目,还能平肝。

故《本经》谓其“主青盲,目淫肤赤,白膜,眼赤痛泪出”,均为目疾。

这说明在《本经》时代已经认识到决明子的明目作用。

正因为具有明目作用,故有“决明子”之名,因属植物类药,故又有“草决明”之称。

《诸病源候论》:“青盲者,谓眼本无异常,瞳子黑白分明,而不见物耳。”《僧深集方》治失明,目中无他病,无所见,如绢中视,用马蹄决明二升,捣筛,以粥饮服方寸匕。

“目淫”、“眼赤泪出”等均属于急性炎症性病变,如急性结膜炎、麦粒肿等感染性疾病。

由于感染性疾病的发作,导致眼周围皮肤发红,故“肤赤”。

“白膜”是指眼被白膜遮挡,相当于白内障之类的疾病。

综上所述,决明子可广泛用于多种虚实目疾,属热者,可与清肝明目药同用,如菊花、木贼、青葙子等;


属肝肾不足者,可与补肾明目药同用,如枸杞子、菟丝子等。


决明子药性较为平和,虚实目疾均可配伍应用,小量久服亦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故云“久服益精光,轻身”。


自古至今,决明子在食疗方面的应用非常广泛,如决明子泡茶饮、做药枕等对于虚实目疾、高血压、便秘等均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虽然决明子药性较为平和,然其药性偏凉,入大肠经,具有通便之功,对于津枯肠燥便秘者,可与生地黄、玄参、火麻仁等同用。


总之,人们在《本经》时代对决明子的明目之功已经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所以,“决明”之名绝非虚言。


月经周期正常方能受孕,而月经周期是由“天癸”主持,天癸来源于肾,当然要补肾,然而脾胃升降异常,补肾效果不佳的。昨天讲舌诊时,顺便讲了补肾。至于有痰瘀是小问题,气行则津、血行,何来痰瘀也!当将左升与右降调顺,则肾非常容易的!可以调升降与补肾同治

补肾用“朔望月节律”,借天地之力!



月经周期的阴阳变化与月亮一致。上弦(经前)是阴消阳长过程,补阳。下弦(经后)是阳消阴长过程,补阴。血瘀重则经期化瘀,乘势将瘀血排出。


婴儿出生,多数在十五左右,调查生日即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