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丽心灵》之纳什的幻觉对象为何是这三个人|心理咨询札记⑲

 新用户1096clAp 2021-12-25

今天开始说说电影《美丽心灵》。这部电影还是十多年前看过,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后来获得了经济学诺贝尔奖。具体内容再次看到时,只是有曾经看过的感觉。不看,全丢了。

幻觉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最明显的表现。先谈幻觉,是因为上一篇文章谈到了E的幻听,她的幻听对象,先是同学背后议论或嘲笑自己,后来是生活环境中附近的人(多是老者)关注自己和议论自己的某些缺点。可是,关心他的父母亲人,这长时间,还没有认真思考过,E的幻听对象为什么是这些人而不是其它的什么人,是这些事而不是其它什么事,借鉴《美丽心灵》主人公纳什的幻觉对象,来分析E幻听对象及幻听内容,颇有一些启发。

《美丽心灵》的主角纳什先后有三个幻觉对象:

第一个是大学室友查尔斯。他对纳什友好、理解、关心,经常给予鼓励和开导,但他与纳什有巨大的学术压力和焦虑不一样,他没有,他活得非常轻松。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幻觉人物,这是因为纳什一直严谨认真,有责任心和使命感,但人的本能是趋向轻松的,这个幻觉人物就是为了满足纳什本能的需求而来到他的面前。

 第二个是国防部长官帕彻。他是一个对美国国家安全负有重大责任的官员,负责一项破解苏联间谍企图攻击美国本土重大阴谋的使命。他亲自选中纳什秘密进行苏联密码破解工作。这个幻觉人物是应纳什从读大学起就有渴望成功,为国家效力的强烈愿望而产生的。有了他,纳什才觉得自己能实现作为数学天才的伟大梦想。

第三个是查尔斯外甥女玛西。这个小女孩差不多6岁左右,她的戏不多。很长时间,我不明白纳什为何有这样一个幻觉对象。但是,玛西每次出现在纳什生活中,就让纳什有种轻松愉快的感觉。恐怕是因为小孩单纯天真,适合不善交往的纳什进行交往。另外,拥有美好心灵的人,一般就会喜欢小孩,纳什也不例外。

这三个幻觉人物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成为了纳什精神生活中的正面人物,在纳什没有从幻觉中清醒过来时,他们分别是好朋友、信得过的上司和让自己开心的小玩伴。

自从纳什终于明白他们不是真实的存在,决心从幻觉中走出来时,除了小女孩玛西只是表示失望外(纳什最不舍告别),室友查尔斯开始对他表示不满,最后开口攻击他,老大哥上司帕彻则暴露出强制和胁迫的凶相,成为纳什感到恐惧的人物。

在药物治疗和电抽搐干预的基础上,逐渐回归正常生活和数学研究的纳什,以分裂症病人少有的强大意志,与始终伴随自己的幻觉人物保持距离。正如纳什自己说,“像节食的人一样,不放纵人的某些欲望。”他自己痛苦时很想与查尔斯聊聊,但纳什极力克制住了。他与幻觉中强迫自己再操“破解苏联密码”旧业的帕彻进行所谓的博斗,实际上是与自己博斗。

最后,纳什成功了。他于1994年三月获得经济学诺贝尔奖。

E的幻听对象就是自己学习和生活中客观存在的同学和熟人(真实的人),幻听的内容与纳什不一样,全是令自己不舒服和难受东西。E对幻听对象和幻听内容当然反感,一次都不想发生,不想听见。但身不由己。这样的敏感人物,估计E在哪里生活,就会在哪里出现,这就麻烦。这与纳什有固定的幻觉人物不同。

幻觉或幻听,纳什是以人的本能需求产生具体的人物与内容,所以能顺势保持对数学和成功的偏执着迷;E是让曾经伤害过或可能伤害过自己的人和语言成为敏感点,从而产生幻听中具体的人与声音,所以,一旦幻听来袭,就恐惧,就焦虑。

这是否意味着,E如何认清幻听真相,辨别虚实,找回真实听觉的自己,与纳什告别幻觉人物的方式应该是有区别的。



12040


让幼鼠每天离开母鼠15分钟和3个小时会发生什么|心理咨询札记⑯

李天一的教训,是从小没有种下“焦虑疫苗”|心理咨询札记⑰

要告诉幻听者什么样的“真相”|心理咨询札记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