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片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而且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拓片是指用墨把石刻或古器物上的文字及花纹拓在纸上后的成品,大小和形状与原物相同,是一种科学记录的方法。玉器、甲骨文字、铜器铭文、碑刻、墓志铭、古钱币、画像砖、画像石、木雕、板画等,都广泛使用这种方法记录。拓印技术在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玉器价格昂贵,制作拓片尤为谨慎。 把少量水放入小碟中,倒入少许液体胶,水与胶比例10:1,调和均匀,用毛笔涂抹在将拓的玉器表面,复上宣纸,宣纸再涂上液泍搞平整。 保鲜膜复盖其上,用鬃拓轻轻敲击,用力均匀,使宣纸紧粘玉器表面即可。取掉薄膜,将其自然干燥.干度达到60%时,将薄膜复盖其上,用鬃拓轻轻重排一次.去掉薄膜。 宣纸的干度达到90%时,即可用拓包粘上少许墨汁,在另一小碟中融匀,墨汁宜少不宜多(墨汁掌握的多少是拓片的关键),轻轻敲击宣纸表面,由淡至深,反复几次,直至满意。 为了表现出玉器纹饰的立体感与对比度,宋代玉器艺术馆特邀中国美院拓印专家为部分玉器制作拓片,极大地丰富了玉器的艺术表现手法。现将馆内宋代玉器墨拓拓片刊出,以供大家观摩研究之用。 宋 白玉龙纹带环 白玉,质地细腻。正面浮雕一条升龙。龙首昂起,肩生火焰纹飘带,足三爪,身体一波三折。侧面开孔供穿系腰带,下部圆环可悬挂坠物。这类带饰源自于蹀躞带,也称“提携”。 宋-辽 白玉飞天 白玉质地。镂雕,双面做工。此飞天头戴冠帽,五官写实,肩饰飘带,双足裸露,臂戴镯钏,双手作承托状,下方有一朵祥云。背部纹饰以细线刻出,并有两对隧孔,用以缝缀固定。 唐-宋 青玉凤鸟纹带板 青玉质地,纯一无杂。带板以减地浮雕工艺琢出一只凤凰,头戴芝形冠,眉毛和鬃发向后飘扬,阴线刻出眼框,眼睛突出。凤凰羽翼舒展,羽毛以网纹装饰,翅以三层阴线表示,尾向上翻卷呈花叶形,双足踏一朵流云,背部有可供穿缀的四对隧孔。此件带板尺寸较大,凤纹华丽威严,气宇轩昂,堪称同期带饰精品。 唐-宋 白玉狮纹带板 白玉受沁,呈褚黄色,局部黑色。上浮雕狮纹,抬头挺胸,张牙舞爪,脑后鬃毛浓密,四肢以细线刻出腿毛,尾巴甩起,后足凌空。其造型飘逸,生动自然,体现了狮子跳跃时的瞬间动态。器背面有多组隧孔,可缝缀固定。 宋 白玉云龙纹饰件 白玉受沁,局部浅黄色。镂雕云龙纹。龙张口露齿,角鬃后扬,肩有火焰纹带饰,足踏数朵祥云,作行走状。云纹为唐宋时期流行的“三歧骨朵云”样式,呈品字结构。《周易·乾》中有:“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寓有圣德之人得居王位。 ![]() ![]() 宋 白玉凤鸟纹饰件 白玉,带黄色玉皮。在圆形环托上镂雕一只凤凰。凤戴芝形冠,鬃发飘扬,双翅以整齐的阴线刻饰,尾分多束向上扬起,下部两侧刻数朵灵芝。此器利用玉皮俏色巧雕,极具华丽,纹饰有丹凤朝阳之意。
白玉质地。圆雕执荷童子。左边童子双手擎一枝荷花绕过头顶,右侧童子手持如意搭肩相随。童子圆头大脑,顶部留一撮发,八字眉、葱管鼻、樱桃小口,面露喜色。上身穿开襟衫,下着宽筒裤,裤管上刻 “米”字纹装饰。 ![]() ![]() 宋 青玉执荷童子佩 青玉,通体受沁,灰皮覆盖。童子梳一撮短发,直鼻梁,五官集中。身着长衫,下穿宽筒裤,双手执荷叶、莲花,头顶到脚底有一通孔,用以佩戴。 ![]() ![]() 宋 白玉莲池泛舟纹嵌饰 白玉质地。镂雕,双面做工。童子头顶均以丝带束发髻,是宋代流行的儿童发饰,称为“鹁角”。五官刻画传神,樱桃口,葱管鼻,生动可爱。右侧双童共执一橹,奋力摇起,左侧童子手持荷叶、莲花,呈嬉戏状,造型活泼。器背面衣纹刻饰简洁,打磨平整,钻有三对隧孔。 ![]() ![]() 宋 白玉太平通宝钱(三枚) 白玉,通体受沁,带灰皮。正面阴刻太平通宝四字,背面有日月纹饰。太平通宝是北宋太平兴国年间铸行的钱币,为宋代第一种年号钱。以玉制钱含祈福之意,考古出土的玉钱多见于塔基。 ![]() ![]() 宋 白玉螭纹佩 白玉质地。浮雕,双面做工。正面双螭一大一小,首尾相接,螭龙的眼、鼻、口集中于头部前半部分。阴刻眉毛,卷云纹耳,脑后毛发飘扬,双肩呈“人字形”,高高耸起。螭龙四肢蜷缩,脊背上以短线分节,尾分叉后卷。背部纹饰基本相似,仅角度不同,在四角各有一对可供缝缀的隧孔。 ![]() ![]() 宋 白玉龙纹嵌饰 白玉质地。以管钻、桯钻、镂雕等工艺刻出一块太湖石,湖石中穿出一条行龙,龙昂首挺胸,肩饰火焰纹飘翼,一前爪向上攫宝珠,两后足蹲立支撑,长尾分三叉上卷,下方两侧各有一株灵芝。此器背面光素,有少量加工痕,型制规矩厚重,似为屏风和家具上镶嵌使用。 ![]() ![]() 宋 白玉双雁纹剑璏 白玉质地,通体受沁呈红色。剑璏上雕琢一对玉雁,尖喙,点眼,相对而望,身体隐于波涛之中。剑饰上以鸿雁纹装饰殊为少见,鸿雁是宋代常见题材,有守约和爱情之意,此处鸿雁顾盼饱含爱意。此剑璏开孔、线条、点眼工艺特征明显与汉代有别,题材具浓厚的生活气息,应为宋代仿古玉。 ![]() ![]() 宋 白玉云龙纹坠饰 白玉,带灰黑色斑纹。浮雕。龙杏仁眼,吻部上翘,角鬃后扬,嘴角开至眼角处,尾分叉后卷。整体形象张牙舞爪,呈疾走状。器中部有扁平方孔,可供悬挂系戴。 ![]() ![]() 宋 白玉螭龙纹剑璏 白玉受沁,呈青黄色,局部有红褐斑。白玉入土年久会呈现出秋葵色,俗称“千年古玉转秋葵”。剑璏主体雕云龙纹,龙方脸,点眼,角后扬,前足上举,长尾分叉上卷。另一侧小龙脸似马,与大龙顾盼相望,整体似有苍龙教子之意。古人认为“马八尺以上为龙”,此处小龙形象似马又似龙,别有趣味。 ![]() ![]() 宋 青玉云龙纹饰件 局部有沁斑,透雕云龙纹。龙上唇肥厚,嘴角开至嘴角处,菱形眼,角鬃后扬,身饰双阴线脊,肩生火焰带饰,尾部上卷成环形。器背面刻画简单,有四对隧孔以穿戴固定。 ![]() ![]() 宋 青玉双螭纹璧 青玉受沁,局部呈褚红色。正面高浮雕大小双螭,眼、鼻、口均集中于头部前端,耳朵卷起,毛发后飘,两前足高举,整体呈首尾追逐状。背面以密集的阴线刻画江水螭龙,躯干更显粗壮浑厚,倒海翻江,气势磅礴。 ![]() ![]() 唐-宋 白玉龙纹带首 白玉,质地细腻。带首上浮雕一对行龙。龙上唇肥厚,角、鬃后扬,肋饰火焰纹,相对而行,左右各伸一爪攫取摩尼珠。此器残留银质插杆,应为玉带中的实用器。 宋 黄玉龙纹韘形佩 黄玉,带褚色玉皮,通体受沁,玉表有沙状坑点。顶部镂雕夔龙,站立回首,张牙咧嘴。右侧利用玉皮巧雕一条行走的螭龙,龙形具汉代风格。玉韘主体雕刻云气纹,左侧边缘突出一根立柱,有贯穿孔,似为插销连接之用。韘形珮主要流行于汉代,此器玉质、沁色和纹饰等特征与汉代略有区别,却不失古意,为典型的宋代仿古玉。 宋代玉器艺术馆在展陈之余对每件玉器都有精益求精地摄影、拓片、建模,归档,对古代优秀玉文化载体的每一丝信息保存都力求细致完备,配合馆内展览出版的《孚尹流光·五璋山房藏宋代玉器》除高质量的图片外,还有综述性的宋代玉器概论和各板块的专项主题文章,部分器物还搭配了与馆藏传世品、考古出土品及宋代的绘画和其他艺术相互比对的插图,以更精确的方式考证藏品年代与出处。为了表现出玉器纹饰的立体感与对比度,编委会特邀中国美院拓印专家为部分玉器制作拓片,丰富了本书的艺术表现手法。 一件优秀玉器拓片上面的图象应比原拓物清晰鲜明,黑与白(墨拓)的色彩对比强烈,视觉效果刺激,图象的细微之处及神韵也可清晰地显示出来,充分表现了被拓玉器的构图美和工艺美。 寄藏,专业的古玩及现代艺术品寄卖平台! 不成交,不收费!超级古玩巨店,关注有“漏”捡! 4处下载入口:华为应用市场、苹果App Store、小米应用商店、腾讯“应用宝”,搜索“寄藏”下载安装即可。 详情介绍:推荐:藏品寄卖,不成交不收费!超级古玩大店,关注有“漏”捡! 用户也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添加好友咨询: 品牌创始人微信:dushitianyuan01 抖音/快手/视频号:寄藏 公司网址:http://www. 新浪博客/微博:田园玉翁/共美寄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