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永遠的石庫門】111-積澱著過往的石庫門老物什

 井蟾斋主 2021-12-25

進入石庫門衖堂

除了居室裏面

還有衖堂入口、過街樓下

前後門外、樓道邊側

擺著、掛著、堆著

一些早已過時的老舊物什

這些摩的發黃、熏的漆黑、淋的黴爛的老物什

積澱著過往的石庫門生活

積澱著人們對於過往生活或溫馨、或辛酸的記憶。

111-01-崇德路 (2014)

111-02-大田路 (2013)

111-03-東余杭路1051衖 (2014)

111-04-復興中路106衖 (2015)

111-05-浙江北路307衖 (2013)

111-06-茂名北路210衖 (2014)

111-07-蒙古路181衖 (2013)

111-08-人民路1006衖 (2014)

111-09-洗帚衖 (2014)

111-10-新閘路548衖 (2009)

111-11-新閘路568衖 (2013)

111-12-甘肅路 (2013)


微  博  評  論

@老Q識途:

理解的,謂之節儉度日習慣。

心理層面是戀物惜舊,

似乎還有因爲空間狹窄,動物原始的領地意識在起著潛意識的作用,

可能也有物資短缺時代給這代人造成了心理陰影。

總之,是石庫門老弄堂裏常見的生活景象和生活態度。

@井蟾齋主:

深層的解讀,透徹!

@分享喜樂blog:

熟悉的矮樘門,好親切!

@井蟾齋主:

夏日裏,尤為實用。

@婁先生-建築:

我們都曾經這樣生活過,老物件,每一件都含情。

@井蟾齋主:

過來人的感嘆!

@南山紅楓:

老物件,伴隨過老人們很長一段生活歷程,不舍得丟棄,

或許要和老人一起離開這個世界。

@井蟾齋主:

老輩人的物戀。

@老Q識途:

來勒國外一些地方看到伊拉利用舊東爛西弄出一只小雕塑擺勒門口做裝飾,蠻有創意額,

可惜阿拉叠些住勒老弄堂裏額老人還只停留勒收藏破銅爛鐵額水平浪。

@井蟾齋主:

我們還未到這一層面。

基本上是“雪中送炭”的實用,能整潔已不錯了。

何況不少是不合法的佔用公共空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