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鎮老街】016-新場-14 (2011) 新場鎮有三條市河依街環繞 清波蕩漾 市河兩岸壘起長長石駁岸 逶迤綿恒,堅實古樸 其中有建于民國之前的 最早的可以追溯到元代 此外 值得一看的還有 方便船只靠岸的二十多座”馬鞍型水橋 尤其是那精細的水橋系舟石刻 小巧精致 極富江南水鄉情韻 被文物學家稱之爲“家門口的文物” 【古鎮老街】016-新場-15(2002) 【古鎮老街】016-新場-16 (2002) 【古鎮老街】016-新場-17 (2011) 【古鎮老街】016-新場-18 (2011) 【古鎮老街】016-新場-19 (2011) 【古鎮老街】016-新場-20(2011) 【古鎮老街】016-新場-21(2011) 【古鎮老街】016-新場-22(2013) 【古鎮老街】016-新場-23(2013) 【古鎮老街】016-新場-24(2013) 【古鎮老街】016-新場-25(2013) 【古鎮老街】016-新場-26(2013) 微 博 評 論 @婁先生-建築: 枕河人家,傍水而建。 @賞雪撫琴: 原汁原味。 @井蟾齋主: 新場,是上海地區保存的最為完整的古鎮。 @老Q識途: 是真古董,不是假古董。 @井蟾齋主: 尤其是七寶和召稼樓,還有多少是貨真價實的古建? @老Q識途: 召稼樓是新造的,那也就算了,本來就沒有了嘛。七寶那是原來留存著不少清代老屋的,硬是被拆落地後重新建造了新的“老屋”,蒙騙外地來的遊客和不懂建築的局外人,我是親眼看見那個過程的,阮儀三爲此氣憤不已,發誓不再去七寶了。 @老Q識途: 從這些遺存的水橋頭(本地人的叫法。既是小船停靠處,也是洗滌處),可以佐證,整個上海地區先前是典型的水鄉,水網密布,那時出行的主要方式就是搖撸的小木船。記得小時去青浦白鶴外婆家,先從曹安公路到安亭,然後只能坐小船搖進去,到村莊水橋頭上岸,已是後半夜了。 @井蟾齋主: 當時水路之所以發達,是因為比人拉肩扛的陸路來得便利。 @分享喜樂blog: 一個有生命有活力的魅力古鎮! @實話史說: 《色戒》外景地。 @非洲白馬王子: 看來水質已變! @頤真的微博: 設計的真優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