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永远的石库门】街弄拾遗066│白渡路255号

 井蟾斋主 2021-12-25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出自《北齐书·元景安传》:“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即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泥瓦得保全。然现实中,何为“玉”,何为“瓦”,众人的见解也并非那么一致。


建筑似人,常年寻觅在全全碎碎的弄堂里,也平添了几分情。董家渡2号地块2016年9月起,前前后后折腾了近3年。


残存的白渡路255号宅院,因住着民工,才得以几次驻足,细细拍来。

做工讲究的木楼梯。


大厅里的西式立柱。

裸露的梁柱结构。


门头上的“世泽绵长”匾额。世泽指的是祖先的遗泽。绵,应该是延续的意思。意为祖先的恩惠绵延后世。

255号对门那家门头上“树德务滋”的匾额出自《尚书·泰誓下》。树,立;德,德惠;务,必须;滋,增益、加多。即向百姓施行德惠,务须力求普遍。

透过石门框望去,里侧已夷为平地。只见推土机,以及捡漏的拾荒者。

望着高楼之下佝偻的背影,残存的255号至此无可奈何地沦为“沉舟”与“病树”了。

乐建成(井蟾斋主)

中国美术家协会藏书票研究会会员,上海中学艺术学科教材特约撰稿人,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兼职教授,安徽省霍山县西山文化研究会顾问。现居上海。

专注于 大别山山乡、江南水乡、上海石库门等专题影像记录与绘画创作,建有上海石库门影像资料库。《中国日报(香港版)》、《新民晚报》、《中国国土资源报》、《第一财经周刊》、《YOU MAGAZINE(东京版)》等多家报刊及上海电视台《生活时尚》、《艺术人文》、《星尚》等频道进行了相关报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