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在老房子俱乐部群里获悉,青浦重固章堰村古村落已封闭改造。记起移动硬盘里还存有一堆旧照,于是翻出来,再细细咀嚼了一遍。 为拱形单拱石桥,座落于章堰村老街南首。相传,宋时章伯颜监华亭盐务,曾筑堰疏青龙江,故名其里曰章堰。章伯颜告老还乡后,在章堰建观月堂,堂前有桥,常邀当地文人墨客,饮酒赏月,吟诗作对。故金泾桥也被称为观月桥。 此后几经整修,现除石拱保持原状外,桥面与桥栏多次修补,石色各异。 到过许多江南古村,如此完美的古桥与老宅组合,也实属少见。 别小看了这三块不起眼的石板,它承载着沉沉的岁月。石板桥一侧还清晰地留有“乾隆五十年”等字样。 平梁两侧刻有桥额。 另一侧则为“人烟盛处香烟盛,德泽深时福泽深”。 ![]() ![]() ![]() 这栋被高高的野蒿包围的老屋,曾作为生产队的公共场所。昔日粉墙黛瓦的大宅,如今塌了墙和屋顶,瓦片残缺破损,遍地野草藤蔓,唯残垣断壁上依稀可辨的文字直指那疯狂的年月。 “必须把粮食抓紧,必须把棉花抓紧,必须把布匹抓紧。” “备战备荒为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 ![]() ![]() ![]() ![]() “有错误就得批判,有毒草就得斗争”,“伟大的毛泽东思想万岁”。 “农业学大寨,种田为革命”。 “自力更生,奋发图强”。 老宅就像坟茔,掩埋着一个逝去的时代。 ![]() 金泾桥北堍,全村唯一的一爿供销社。 章堰泾边,新旧相间的临水民居。 常久失修,所存老宅已千疮百孔,大都成了危房。 ![]() 这门楼上的雕饰,制作的倒蛮精致的。 ![]() ![]() ![]() 屋顶,探向天际的老虎窗。 ![]() 野草掩映的木门。 久违了的“永固”锁。 ![]() ![]()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农家窗檐上的镶嵌文字:“自力更生”,“人民公社万岁”。 ![]() ![]() 当时走在村子里,还能听闻鸡犬之声。 ![]() ![]() ![]() 如今,原住民都迁走了。历史痕迹也许还能保留,这鲜活的生活场景恐难再现。 乐建成(井蟾斋主) 中国美术家协会藏书票研究会会员,安徽霍山县西山文化研究会顾问。曾任上海市中学艺术学科教材特约撰稿人,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兼职教授。现居上海。 现专注于 大别山乡、江南水乡、上海石库门等专题的影像记录与绘画创作,建有上海石库门影像资料库。《中国日报(香港版)》、《新民晚报》、《中国国土资源报》、《第一财经周刊》、《YOU MAGAZINE(东京版)》等多家报刊杂志及上海电视台《生活时尚》、《艺术人文》、《星尚》等频道进行了相关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