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霍山往事】078-《山恋——霍山水笔写生系列》东淠河两岸01

 井蟾斋主 2021-12-25

庚子新春,新型冠状病毒猖獗。我等退休老人守纪律,乖乖宅家,不给政府添乱,也算是为战“疫”作点贡献。

虽憋在家中,还是整日忙忙碌碌,抽空着手整理、修改这几十年所陆续积累的四大册两百六十余幅霍山水笔写生。

今年4月,是我插队霍山整整五十周年,故土神游,以深情的笔触一遍再一遍地摸娑着霍山的一山一水、一树一石。抚今忆昔,思绪万千……。


东淠河两岸01

霍山得益于山的造化、水的滋养。东淠河源于漫水河和黄尾河,东西二源皆汇于佛子岭水库。水库大坝下便形成东淠河的主干道。河道宽阔,一路欢歌。


佛子岭 / 水笔写生 / 1987

黄岩岗公路 / 水笔写生 / 1987

大坝之下是沿着绝壁开凿而成的黄岩岗公路,公路外侧是悬崖,公路上方则是一二十米高的峭壁,分外壮观。

佛子岭镇区远眺 / 水笔写生 / 1987

黄岩岗沿路的黄岩洞,为冬暖夏凉、恒温恒湿的千年古洞,现已被迎驾集团重新开发并作为洞藏酒基地。

古洞对岸的一片平滩就是佛子岭酒厂即现在迎驾集团的所在地。记得当时过河是靠排竹摆渡,一根钢索连着两岸,摆渡人拉着钢索一下一下,缓缓而行。

清潭沟 / 水笔写生 / 1987

过了佛子岭镇政府的所在地梁家滩,便是黑石渡镇的清潭沟村。虽说清潭沟与名胜古迹沾不上边,倒另有一番情趣。下了公路,淌过这片宽而浅的东淠河,沿着沙滩,钻进这深山沟。只见窄小而多变的梯田层层叠叠沿沟而上,修竹茂林掩映着幢幢民宅,竹篱、菜园,土墙、瓦顶,山岚和着炊烟。一路前往,幽深,神秘。山沟尽处,豁然开朗,扑面而来的一望无际半展展的稻田,颇具几分桃源人家的意境。

清潭沟 / 水笔写生 / 1987

(待续)


乐建成(井蟾斋主)

中国美术家协会藏书票研究会会员,上海中学艺术学科教材特约撰稿人,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兼职教授。现居上海。

专注于 大别山山乡、江南水乡、上海石库门等专题影像记录与绘画创作,建有上海石库门影像资料库。《中国日报(香港版)》、《新民晚报》、《中国国土资源报》、《第一财经周刊》、《YOU MAGAZINE(东京版)》等多家报刊及上海电视台《生活时尚》、《艺术人文》、《星尚》等频道进行了相关报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