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流浪地球中的MOSS,一直以来人们争议的对象,人工智能可靠吗?

 李清龙1023 2021-12-25

中国的科幻电影就那么一部,那必须非《流浪地球》莫属。大年初一上映的这部由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上映不久便在贺岁片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匹黑马。票房不断攀升,口碑爆棚。凭借堪比好莱坞的特效,开启了中国科幻片的大门,2019年也称为中国科幻片的元年。

《流浪地球》充满了科技感与未来感,贯穿整部电影的人工智能MOSS,是整部电影的一大亮点。MOSS作为强人工智能,是拥有自我意识的系统,非常强大。

MOSS的使命只有一个“为了延续人类”,MOSS连接着联合国、空间站和地球的AI,当接收到联合国下达的指令后,向全球发布广播。电影里未来世界的人 ,人人带着耳机,可以随时听到人工智能的广播提醒,还有同声传译的功能,让人类彼此之间沟通交流无障碍。

                        

强人工智能可近乎无限增殖,不停学习,软硬件不断升级,能迅速且不断的变强,最终会很快进化为超级AI。自从2017年柯洁在与阿尔法狗(AIphaGo)的“人机大战”中,历经4小时25分的对弈以四分之一子落败后,经常有人阴谋论AI(人工智能),觉得它们不停学习进化,最终会“觉醒”,对人类造成威胁。看完《流浪地球》这种言论更是别的狂热起来。不管电影中MOSS有没有叛变人类,现阶段人工智能的发展对我们的生活有利无害,比如人脸识别、语音识别和自动驾驶等,我们的人工智能还有漫长的路要走,所以大家大可不必担心。

“人工智能”这一术语自1956年被提出,到电子计算机作为一种可以模拟人类思维的工具出现,使人工智能这一技术有了一个展现的平台,开始了探索和发展。

人与计算机的首次对抗是在1963年。国际象棋大师兼教练大卫·布龙斯坦怀疑计算机的创造性能力,同意用自己的智慧与计算机较量。下棋时他有一个非常不利的条件:让一个后。当对局进行到一半时,计算机就把布龙斯坦的一半兵力都吃掉了。

1996年2月,IBM公司的超级电脑“深蓝”首次挑战西洋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但以2-4落败。比赛结束后,研究小组把“深蓝”加以改良。

1997年5月,“深蓝II”超级计算机击败了国际象棋卫冕冠军Gary·Kasparov,标志着人工智能技术迈出了一大步,再到近些年的AIphaGo,人工智能的发展似乎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深蓝

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中,慢慢引起了人们对于人工智能的一些恐惧。许多科幻小说或电影都描绘出一些担忧,但那些都太遥远了,在现如今的世界背景之下,各国都把人工智能列为一项备受重视的技术,我们国家也不例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