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抗战时期,华北伪县公署的组织结构

 不沉俾斯麦 2021-12-25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党军节节败退,侵华日军则沿铁路线一路南下,势如破竹。

面对日军的疯狂进攻,平汉、津浦铁路沿线的各县镇国民党地方行政人员纷纷携家眷南逃,致使地方行政机构瘫痪,基层政权处于真空状态,地痞、流氓、溃兵、土匪等趁火打劫,掠夺民众财务,致使各地社会秩序混乱不堪。

文章图片1

1937年涿保会战中,渡过拒马河的侵华日军

河北各县镇中,一些富甲乡绅为了'拨乱反治’以及'全躯保妻子’,不得不拥兵自卫,开始成立'联庄会’来维护自身利益和保障本地安全。

随着战事的发展,日军派往各沦陷区的宣抚班粉墨登场,所谓宣抚班,实质上就是与日军侵略作战行动相策应的政治别动队。

文章图片2

日军宣抚班

在日军宣抚班的威逼利诱和扶持下,一些占领区县份的'头面人物’、亲日投机分子出面组织了伪县治安维持会,替日军维持地方秩序、安抚民心,为日军进行侵华战争提供军需物资和人力资源。

这个时期的伪县治安维持会,只是一个临时过渡的基层政权组织,到1938年3月,处于'治安地区’内的伪县公署组织机构正式健全起来。

文章图片3

抗战时期的伪县知事

根据日伪政权颁布的《县公署组织大纲》规定:伪县公署设县知事1人,秘书1至2人,下辖警务局、财政局(科)、教育局(科)、建设局(科),实行县政议会制度。

1942年10月,日伪政权又重新设置、完善了伪县公署的组织结构,其主要组织系统如下:

县知事日本顾问(或称首席参事、联络员)、辅佐官翻译官秘书室(秘书、总务股、经理股),财政科(省款股、县款股),教育科(学务股、教育股、督学),建设科(交通股、实业股、工程股),民政科(行政股、民治股、自治指导员),警察局(警察所、监察长、警务系、警法系、保安系、特务系、情报室、总务组、情报组、宣传组、宣传室、经济稽查队、民事股、刑事股),监狱署(承审股、看守所)。

文章图片4

抗战时期的伪警察和伪军

抗战爆发前,华北各县的乡镇基层政权下设区,区下辖乡,分别设立区、乡公所,在乡村主要实行保甲制或闾邻制。

闾邻制主要是以5户为1邻,设邻长1人,5邻为1闾,设闾长1人,邻长、闾长要辅助乡长办理全村学校、道路、卫生、救济、村民教化与管理各项事物。

保甲制主要是10户为1甲,设甲长1人,10甲为1保,设保长1人,其职能大体与邻、闾长相同。

文章图片5

正在查良民证的伪警察和日军

抗战爆发后,日伪为了加强统治继续沿用保甲制,废弃区、邻闾制,设立乡、镇一级政权组织,这样就形成伪县政权直接统辖乡、镇,乡镇统辖保、甲的四级基层统治体制。

此外,日伪新民会为了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和搜集情报内容,在重新'编练保甲’过程中,强行并村实行大乡制。

文章图片6

抗战时期日伪情报系统示意图

总之,伪县政权是日伪统治时期的基础政权,他们在扶持附逆者建立伪政权机构的同时,又以伪新民县总会为辅助团体,形成了集军、政、民、教为一体的政权统治体系,用'以警代政’的手段,对华北沦陷区民众进行残酷镇压、实行肆意驱使和无休止的掠夺。

#抗日战争##历史回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