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哺乳动物都有固定的发情期,为何人类全年365天都是发情期?

 宇宙时空探索 2021-12-25

倘若按照其他哺乳动物的标准来看,人类的性行为是十分奇特的。

首先,大多数哺乳动物在大部分的时间里都是性生活不活跃的。它们只有在雌性进入发情期时才进行交配,或者说是进行性行为。发情期是雌性生物周期的一个阶段,此时雌性会进行排卵——她的卵巢将释放出一个卵子。当雌性进入这个时期时,她才可以受孕,也将会怀孕。

根据物种的不同,雌性进入发情期的时间间隔也存在差异,短则每隔几周就有一次,长则一年中只有几次。有些物种的雌性甚至是一年里只有一次发情期。只有在这个发情期里,她们才愿意与雄性交配,并且她们还会通过一些行为来告知附近的雄性,例如有时她们会改变自己的外观。

人类的性周期是十分与众不同的。一个性成熟的女人并不会受到一个短暂发情期的限制,她会像个男人一样,只要决定了要就可以进行性行为。女人在一个月内只排卵一次,但与其他雌性灵长类动物不同的是,她们不会通过改变外观或行为来向男人宣告这一受孕时期的到来。实际上,人类的生殖周期是极为隐蔽的,无论是女人还是男人皆是如此。因此直到 20 世纪 30 年代,医生才开始发现人类生殖的周期特性。

女人可以在任何她们想要的时候积极地进行性行为,而不仅仅是每个月中她们可以受孕的那个时期进行。这样的一个事实再结合隐蔽排卵这一点,就意味着人类进行的大多数性行为是无法孕育出一个孩子的。无论人类性行为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什么,至少不会是生育后代。除了人类以外,还没有任何一个物种的性行为与怀孕之间是如此缺少关联的。

对动物而言,交配是一个危险的奢侈行为。处于交配中的动物,会消耗大量能量,并且会浪费获取食物的机会。同时,它们还容易受到袭击,既可能来自那些想吃掉它们的捕食者,也可能来自那些想要占领它们领地的竞争对手。为了受孕,交配应该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

如果说人类的性行为只是实现受孕的一种手段,那么以演化论原则看那就是一次巨大的失败。它确实可以达到受孕的效果,但却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是因为人类的大多数性行为是在不可能或不大可能受孕的时期内进行的。如果我们有着其他哺乳动物(包括我们的灵长类近亲)那样的发情期,那么我们的祖先在还是狩猎-采集者时就可以将那些浪费的时间用来屠宰更多的乳齿象(mastodons)或者收集更多的野果。

在人类性行为演化的研究中最具争议的问题就是,我们是如何演化出隐蔽排卵的,另外那些不合时宜的交配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性行为自然是愉悦的,但演化原则不只满足于此。如果我们的物种无法从我们现在这种性行为中获取某种演化利益,那么世界就会被另一批人类所接管——他们突变出了对性行为没有兴趣的特性。

与隐蔽排卵问题紧密相关的另一个问题就是隐蔽交配。所有其他进行集体生活的动物——无论它们是一夫一妻制还是有多个性伴侣,它们的个体都会在集体中其他成员的众目睽睽之下进行交配。为什么我们人类在这方面如此独特,尤其喜欢将我们的性行为隐藏起来?

在解释人类隐蔽排卵和隐蔽交配的起源上存在着几种理论,究竟孰对孰错,生物学家现在依然争论不休。从演化论观点看,在遥远的过去可能存在某种因素或几种因素的相互影响促使我们演化出了这些特征。如果缺少某些因素促使其存在,那么这些特征也不会保留到今天。但是现今促使人们继续隐蔽排卵和隐蔽交配的因素,与最初促使人们演化出这些特征的因素未必是相同的。为了解释我们非同寻常的性生活,生物学家已经提出了三种理论解释。然而,就我看来,这些理论也同样适用于今天——继续维持人们隐蔽地进行性生活。

这些理论解释如下:

· 隐蔽的排卵和隐蔽的交配演化出来后,不仅可以减少雄性之间的冲突,还能提升雄性之间的合作。

· 隐蔽的排卵和隐蔽交配可以强化特定伴侣之间的关系纽带,为人类的家庭生活打下基础。

· 女性演化出隐蔽排卵,是为了鼓励男性始终与他们的伴侣保持关系,这样也反过来加强了男性的信心,即他们是其伴侣所生孩子的真正父亲。

所有这些解释都反映出人类社会组织的一个关键性特征——男人和女人如果想让他们的孩子(包括他们的基因)能够存活下来,就必须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彼此合作着抚养这个孩子。与此同时,他们还必须要与住在附近的其他伴侣友好合作。

在男性和女性之间经常进行的性行为,可以营造出一种纽带,这个纽带要比他们中任何一人同其朋友或邻居的关系更为紧密。伴侣之间的紧密纽带是一种社会黏合剂,而不仅仅是一种受孕机制。我们的性生活在私底下进行,就是为了强调性伴侣和同一个生活圈中非性伴侣之间的差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