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8 每一件文物的轨迹都让人为之叹息 2020年6月28日,苏州市又一座全面展示吴地文化的地方性特色博物馆——苏州吴文化博物馆正式开馆。历时三年,这一与大运河遗产点宝带桥比邻相望的吴文化“新地标”全新亮相,大运河文化带中又新增了一颗璀璨的明珠,苏州向世界展示灿烂吴文化也多了一张靓丽名片。 ▲吴中区博物馆规划图 吴文化博物馆位于吴中区澹台街9号,占地面积8500平米,总建筑面积18600平米,设计灵感来源于苏州的街巷和院落。 ▲博物馆夜景效果图 博物馆常设展主要由“考古探吴中”和“风雅颂吴中”两部分组成。 考古探吴中 考古探吴中分为三个部分:吴地生民、吴国春秋、大邦之争。主要展示吴中地区的早期考古发现,意在从考古学的角度,解读吴文化的源起、发展和特征。 01 吴地生民 展示的是吴中地区史前考古遗迹的发现。 这部分除了有实物展示以外,还有3D微缩模型和多种多媒体互动小游戏。 02 吴国春秋 展示的是严山窖藏、真山大墓和木渎古城的考古发现。 这一部分将结合遗址出土的遗迹、遗存,展示考古工作从发现、发掘到保护、研究的各个环节,帮助观众从学术的角度理解考古成果的重要性。 ▲人首蟠虺纹觹 03 大邦之争 展示了吴越土墩石室的结构和出土器物。 吴越地区特有的土墩石室和明显带有楚风的青铜器,都证明了吴国的军事实力。 ▲土墩石室的墓葬微缩模型 ![]() ▲楚途盉 风雅颂吴中 ![]() 风雅颂吴中由吴雅、吴风、吴颂三个平行展览组成。 01 吴雅 “雅正”是吴文化的精髓,“吴雅”展厅展出的正是吴博馆藏的秦汉以来的精品铜器、陶瓷器和玉器杂项。 ![]() 我们惟愿以雅物见证历史,唤起大家对“吴”的认同感。 ![]() ▲清 牙雕溪山行旅图笔筒 02 吴风 吴中秀丽的山水孕育了丰饶的物产,这便是吴人“不时不食”的根源所在。 ![]() 而那些古乡镇与村落,不仅是浓缩的历史更是如今鲜活的吴地生活所在。 ![]() ▲古镇微缩模型 03 吴颂 “醉里吴音相媚好,谁家白发翁媪。”吴语侬侬是浓得化不开的乡音与乡愁。 ![]() 吴语作为中国七大方言之一,既蕴藏着小桥流水间的家长里短,也涵养了吴地先贤的梦中归宿。 博物馆藏有6800多套、近万件文物,其中一级品55件、二级品66件、三级品177件常设主展厅将会展出1000多件文物,接下来,小编带大家看看,其中的几件“镇馆之宝”。 博物馆藏品 ![]() 01 黑衣陶刻符贯耳罐 ![]() 这件黑衣陶溜肩鼓腹、平底,它颈部的下半部分装饰着一圈凸弦纹,两侧有对称的一对贯耳,器物表面打磨光滑。 02 釉里红龙纹盖罐 ![]() 此器口部笔直,颈部较短,丰肩鼓腹,胫部微收,带有底面旋挖而成的假圈足,足端面宽平。盖顶有一个宝珠形钮,盖设置了里外两个口,便于密封。以盖钮为中心施有对称的锦葵花叶一周,钮基部及盖外边缘都施釉里红釉彩,花叶上散涂铜红呈色剂。 03 至正乙酉朱碧山造银槎杯 ![]() 此器以仙人乘槎凌空飞越到达银河的神话故事为题材,将银酒杯巧制成树楂形的一叶扁舟,上有一老翁背靠槎尾而坐。槎背部有细瘦阴刻铭文“至正乙酉朱碧山造”,为元代银工朱碧山所制。 吴地雅颂,传承不息。周末无事,就来吴博听吴歌吴乐,看吴中风物,品千年吴地文化之光吧。 来源:《方志苏州》微信公众号 2020-06-2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