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土地耕颜​——开远农村改革这十年②

 黄金屋3399 2021-12-25
图片

图片

以下是正文




图片

美丽的村庄是诗经、是唐诗、是宋词。

是“仁者”佳人在水一方,是“龙溪”绿树村边合,是“羊街”花动一城春色,是“龙潭”两岸猿声啼不住……

时间无言、巨变有形。开远422座村庄迎来高光时刻,这是承担着全国农村改革试验任务的开远,在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上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的结果。

数年时间,成功逆袭。开远农村“脏乱差”的历史被改写,代之的是一座座诗意美丽的村庄,她们像是一朵朵用汗水浇灌出来的花朵,在开远1950平方公里土地上诗意绽放、春意无限。



1


 


“绣”美村庄

图片


图片


灵泉街道上浑水塘村,是一座玉荷花飘香的村庄,每年春天玉荷花开之时,这座小村庄更是美轮美奂。

图片


宽敞的入村道路旁,玫瑰花、桂花争相开放,空气里散发着淡淡的香气;村口长长的竹篱带上吊满各色花篮,像是在列队欢迎远方的客人;村内家家户户庭院整洁、花草葱茏。

眼前秀美的村庄,却也经历了一番“寒彻骨”,才有了今天的模样。

图片


时光倒退数年,上浑水塘村与大多数农村一样,人居环境堪忧。玉荷花围村,垃圾也围村;污水横流、牲畜粪便随外可见,道路坑坑凹凹。

上浑水塘村村民小组长高建云说:“总之一句话,就是脏乱差!”

图片


“通过这几年人居环境提升改造,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走进我们村,路上干干净净的、家家户户也是干干净净的。”高建云开心地说。

高建云说,刚开始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时,农户不愿意,叫他们做什么都谈钱,没有钱就不干。还有人说闲话,农村要多干净干什么,整多干净也不能当饭吃。

图片


要啃下农村人居环境这块硬骨头,引导广大村民革除生活陋习、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并非易事。这意味着不仅要付出辛勤的汗水,更要经历一场思想的风暴。

除了耐心细致地做好日常宣传和完善村规民约,高建云等党员干部更是率先垂范,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图片


“我们党员干部就带头干,从清理自家房前屋后做起。”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厕所革命、道路硬化、清“三堆”、修排水沟……

“就这样认认真真、实实在在干了一段时间,慢慢地我们村子越来越干净,之前喋二话(即说风凉话)的人也不好意思了,越来越多的人就参与进来。”高建云说。

“环境卫生好了,清清爽爽的,村民住着也舒服,享受到了真正的实惠。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不愁吃、不愁穿,也开始追求精神文明,这两年,大家变得越来越爱干净。从以前我们要他们干,到现在大家高高兴兴主动干、心甘情愿地去干,再也不谈钱了。”高建云感慨地说,用钱“砸”出来的环境不长久,只有大家从思想上、行动上真正转变了,才能让家园变得更变、美得更长久。

图片

为了维护好村里的环境卫生,浑水塘和街道辖区的路脚、城干、白打、德果5个村积极开展农村环境卫生保洁市场化运行模式试点工作,由街道成立的和鑫发展有限公司负责管理村里的卫生,公司保洁员每天打扫村卫生,实现村庄保洁制度化、长效化。

“不是上面来检查我们才打扫,现在我们已经做到卫生打扫常态化,村子内外随时保持干净整洁。”

对于未来,高建云满怀信心。他说道,上浑水塘村只会发展得越来越好,依托玉荷花产业,下一步还要发展芒果、四季椿、食用玫瑰等绿色产业,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让村民的日子更好过。

图片


沿着平坦的乡村道路一路向上,坡顶的白路脚村在格桑花的映衬和包围下格外好看。

图片

美丽的村庄会说话,我们似乎听到村庄在风中细语。

山上山下

图片

图片


“你们看,我老家就在这个位置。”53岁的大庄乡老寨村搬迁点村民付玉昌,从墙上取下一张照片,手指着照片上的一个小点点,告诉记者这里就是他原来的家。

老寨村搬迁点是开远市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目前共有313户1357人,均为彝族,其中有脱贫户175户815人。这里距集镇2公里,一排排楼房漂亮整洁,一条条平整的道路贯穿其中,社区内各项基础设施一应俱全。

图片


已经有30年教龄的付玉昌,他所说的老家,就是原来位于大黑山深处的老寨村,这里海拔2740米左右,属于典型的高寒山区,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

开远市把改善农村群众的居住环境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全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从2016年起,连续3年对老寨村委会的老寨小组和斐呢冲小组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图片


搬出大山的群众迎来了新生活,但面对新家新环境,长年生活在“世外桃源”的他们,在思想上似乎还没有准备好。

图片


“以前,我们住在山上,天气很冷,也没有洗澡间,一年到头都不洗一次澡,也不注重卫生;因为山上的老家没有卫生间,平时大小便都是满山遍野地去找,就是我们经常说的'风景厕’”付玉昌有些害羞地说到。

“刚搬来时,确实有些不习惯。虽然新家什么都有,家家有卫生间,但有些老人不习惯上,还是要跑到外边找'风景厕’。经过工作人员宣传教育,大家互相影响、互相帮助下,才慢慢转变,开始在自己家里上厕所。”

图片

付玉昌说,各级党委政府十分关心他们的生产生活,帮助他们克服了很多困难,从革除生活陋习,到找工作、千方百计帮他们增收等。

“很多人在家门口实现了务工。以前在山里时,我家的年收入也就两三万块钱,搬下来后,我们全家都出去打工找到了工作,一年的收入大概有八九万块钱,比以前翻了两三倍。”

图片


“现在我们是一家和一家比,努力打工赚钱、抓经济,各家也很重视教育,送娃娃去学舞蹈、音乐、美术等。大部分人家都买了轿车,家里装修一新,日子过得相当好呢!”

“哦,对了。现在我们每天都要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的,上班回来都要洗澡,洗洗很舒服。”付玉昌笑呵呵地说,以前一年到头不洗澡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生活就这样悄然发生着改变,从上厕所、洗澡、打扫卫生,到房前屋后种满花草树木等。

图片


“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老寨人民唱着新歌,依靠勤劳的双手,在新家园里创造着一天比一天更美好的幸福生活。
 
乡愁终安

图片

图片

村庄错落有致、村道干净通达、庭院美丽舒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如今行走开远乡村,人们都发出如此感慨。

随着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农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也在不断提升。

回望这条提升之路,开远踏石有印、稳扎稳打!

图片


当面对“脏乱差”,村子没有村子的样子,开远痛下决心、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发出了向“脏乱差”宣战的号角。

战鼓擂响,号角声声。结合农村试验区改革、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开远市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作为重要民生事来办。

图片


重点实施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村庄规划管理、完善长效管护机制6项重点工作;采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八步法”,即:强组织、清“三堆”、收垃圾、畅污水、拆临危、清死角、点缀美、建机制,确保全市422个自然村守住农村人居环境1档标准的底线不反弹;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实施农村环卫市场化运行,出台《开远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考核办法》等。

开远市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着力推进乡风文明,倡导全员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中,形成全员上阵齐参与、美丽家园共建设的生动局面。

图片


一年又一年,撸起袖子加油干。村子的元气、村子的颜值、村子的精气神,一年比一年有提升、有改变。

2020年,开远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激励示范县。

以前被人戏谑的“远看山清水秀,近看牛屎马粪”的乡村,现在是“远看绿水青山,近看山清水秀”;以前脏乱得“村子没有村子的样子”,现在是干净美丽得“村子不像村子的样子”。

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
人们理想中的村庄
在这里落地开花
乡愁,终可安放
 🌾🌾🌾
 

相关链接:

2020年,经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联席会议审定,开远市还获批承担“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和维护机制”试验任务,试验周期从2020年10起至2022年6月结束。


'

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研究院产业处处长、云南农业大学原院长赵鸭桥说,农村人居环境的提升绝不是一个面子工程,事关农村的风貌、农民的面貌和自信心,事关农民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成长的社区治理问题,事关农村社会资本的重塑和新时代乡村文化的打造,它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

开远市借助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这个大平台,开展了一系列尝试,很多做法值得借鉴。比如通过农民自我教育,提升村民人居环境意识。党员干部带头、村文艺队宣传表演、典型示范、学校教育等促进人居环境提升;通过农民自我管理,建立人居环境维护制度。设立公益性岗位、发动所有家庭参与等;通过农民自我成长,再造农村人居环境文化。促进农民家庭和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改善农民的精神面貌,提高农民的生活自信心,增强农村的吸引力;通过政府倡导与政策保障,形成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长效机制等。

文、图丨曹蔓夫 杨曼青 朱泉屹 谭俊强 通讯员 李自纯 赵强龙

编辑 | 李岚卿

值班编委 | 曹蔓夫

(转载请注明来源)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