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志愿军的哪两种绝活,是别的国家军队学不来的?

 aladdinzh 2021-12-26


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上甘岭战役堪称“神迹”。

这一战役,彻底粉碎了美军的“金化攻势”,让上甘岭成了“联合国军”的“伤心岭”。

因此有人说,美国人真正认识中国人,是从上甘岭开始的。

但在上甘岭战役中,美军对中国人更深刻的认识,还是两项绝活,那么,别的国家军队学不来的中国志愿军的两种绝活到底是什么?

图片

事件之初:上甘岭战役

1952年10月8日,美国单方面中止谈判,并于14日向上甘岭阵地发起猛攻,企图占据597.9高地和537.7高地,进而 占领五圣山,迫使志愿军战线后撤。

上甘岭战役就此打响。

在上甘岭战役中,范弗里特弹药量投放远远超过二战。

但猛烈的弹药并不一定意味着战争的胜利,美军在此次战役中伤亡惨重,由原计划的伤亡人数是200人增加到2.5万人,且两个高地都没拿下来。

1952年10月14日凌晨,战斗打响。

图片

范弗里特深刻贯彻落实了“范弗里特弹药量”的原则,以每秒钟6发的高火力密度,将炮弹如潮水般向志愿军驻守的两个山包投掷。

在长达8小时的作战里,我军前沿部队未能得到有力的炮火支援,伤亡惨重,日伤亡量达到550人之多。

更加雪上加霜的事是通往一线阵地的电话全部中断,总部与前线部队失去联络。

就此,上甘岭表面阵地第一次全部失守。

19日晚,四十五师经过休整后,聚集兵力发动了一次反击,但并没有料想到,敌人早有准备,导致我军反击受到阻碍。

图片

20日,敌人猛烈反扑,上甘岭表面阵地再次失守,这次失守使四十五师伤亡惨重, 21个步兵连伤亡超过半数以上。

而敌军的情况也没有好到哪里去,联合军投入了17个营,伤亡人数已超过范弗里特原定计划的200人,高达7 000人之多。

显而易见,“金化攻势”在上甘岭战役中是不可行的。

10月24日晚,为顺利展开坑道战,军长秦基伟的警卫连补充到一号坑道,实施穿过两道固定炮火封锁线的计划。

图片

到战争最后,只剩一个副排长和25名战士。

正是这种不怕牺牲的精神为后方赢得了时间,也为上甘岭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10月25日,十五军召开军党委会议。

军长秦基伟指出即使伤亡再大,也要打下去,上甘岭只有一个,坚决不能丢了五圣山。

一石激起千层浪,十五军的战士们重振旗鼓,预备发起反击。

图片

10月30日,我军再度发起反击,并采用了133门重炮对主峰进行炮火猛击,5小时之后,志愿军顺利收复主峰。

10月31日-11月1日期间,敌军对我军发起多次反扑。

但直到11月2日的拂晓,敌人也未曾得手,反倒被我军坚守部队打了个反击,收复了597.9高地全部表面阵地。

图片

从11月5日至18日,敌人又先后调集大量兵力,对上甘岭地区展开疯狂反扑。

但我军秉持着绝不退让的原则,反复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共击退130多次进攻,最终收复和巩固了上甘岭阵地。

11月25日,敌军无力再发起较大规模的反攻行动,上甘岭战役以志愿军的胜利画上句号。

这一战,让美国人重新认识了中国人,也让美军对志愿军的两项绝活啧啧称奇。

图片

第一项绝活:攻守自如的防御体系

在上甘岭战役中,因为敌我差距较大,在敌人密集的炮火轰炸下,志愿军吃了不少苦头。

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作战方法就成为了志愿军面临的首要问题。

只有防得住,才可以有后续的反攻,不然在猛烈的炮火之下,一切便成枉费,所以志愿军根据战场环境特点,在第一时间构建了以坑道为主的防御工事。

他们在山上挖了一些坑道,当敌人打炮时,战士们就进洞躲避,当敌军步兵靠近时,战士们就冲出来杀伤敌人。

图片

这样做的好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志愿军将坑道建设成了一项能防、能攻、能机动、能生活的完整体系,这就意味着我军既可以借助防御工事进行自我恢复,又可以与敌人进行长时间的拉锯战,不断消耗敌人,使其疲软,达到进可攻退可守的目的,最大限度减少了我军伤亡。

另一方面,志愿军构筑了以坑道为骨干的防御工事,虽然在后续战争中不断被毁,但志愿军借助残存工事进行维护抢修,顶住了敌人的狂炸烂炸和连续进攻,达到了减少伤亡的目的,使“范弗里特弹药量”的原则并未完全生效,大量杀伤了敌人。

图片

坚固完善的坑道体系,是保证上甘岭战役胜利的重要先决条件,这既有效削弱了敌军火力优势,又为我军长期固守和与敌反复争夺提供了有利条件,体现了我军坚韧的持续力。

但胜利并不仅仅靠“防”,还要靠“攻”。

在敌人强大的火炮攻势下,我军也向战场投入了大量火炮,但在数量上仍然不能同敌人相比。

因为敌我装备差距悬殊较大,如何用火炮成了志愿军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志愿军炮兵发扬敢打敢拼的精神,制定了一系列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积极配合步兵行动,将每一颗炮弹都用到了正轨上。

就这样,志愿军将火炮装备的劣势转变成了火力进攻的优势。

图片

而其制胜法门主要分为以下四点:

一是针对火力上敌强我弱的特点和冲击出发地距离目标较远的弱势,炮兵选择有重点地运用火炮,不与敌军炮兵硬碰硬,而选择较弱的步兵进行攻击,若遇到需要压制对我军产生威胁的敌炮,则以少数火炮给予有准备、突然的射击,打敌军一个措手不及

二是灵活使用火炮,集中山、野、榴、高和团属火炮,按性能区分为直协炮群和远战炮群,意图将其性能发挥到最大化;

三是密切步炮协同,及时支援步兵作战;

四是炮兵训练有素,以准确而猛烈的炮火,据美军描述甚至达到了每秒一发的程度,有效支援了步兵行动,减少了我军伤亡,也使得进攻的联军陷于瘫痪。

图片

就这样,我军做到了在一定时间和空间里,争取到了火力优势,极大程度减少了人员伤亡,为上甘岭的胜利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战争不仅在前方打,也在后方打。

在后勤方面,我军也由浅入深地做出了战略部署。

而后勤的重点则放在是否能根据战况及时调整和调动后方力量。

图片

而要做到这一点,这需要保证我军的运输网和通信联络网能顺利运行,使整个战役后方指挥和后备力量能够统一调度,达到增援防御的作用,在敌人来不及增援的情况下,我军增援能第一时间达到战场。

除了人员调动外,供应和运输也不能出意外,实行包运责任制来提高运输效率,来巩固志愿军后勤保障的执行能力。

由此,从后勤层面也保障了战役的胜利。

综上,志愿军依托坑道的有利军事工事,再将火炮和后勤两个关键因素相结合,不断消耗、杀伤敌人,扭转了敌强我弱的不利局势,积小胜成大胜,打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最终取得了上甘岭的胜利。

图片

第二项绝活:三三制

“三三制”战术最早起源于抗日战争时期,在国共内战时期成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以其灵活性让我军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取得优势,是一种步兵“班组突击”战术。

它是没有重武器支援掩护以密集队形冲击敌人的阵地时,为减少保护措施较少的士兵伤亡所制定的战略原则。

“三三制”战术,顾名思义,就是三人一组,呈三角形进攻阵型。

图片

它规定以班为单位分成三个战斗小组,呈三角进攻队形,由班长、副班长、组长各带一个战斗小组,以“士兵在前,组长在后”的阵型展开行动。

每名士兵分工明确:进攻、掩护、支援。

三个战斗班又组成一个战斗群,由此“三三制”战术井然有序地展开,进攻时呈“散兵线”队形展开,士兵会根据组长或班长的指令变化队形,使得队伍十分灵活,可以应对许多突发状况。

“三三制”最初是以其灵活性闻名的,在战斗中,各个小组能够根据敌人火力的多少,来灵活选择战术:散开前进、集中突进还是后撤。

图片

同时,还可以灵活运用本班火力,在进攻或者后撤时,既可以选择集中火力攻击,又可以分开进行火力掩护;若遭遇炮击,也可以灵活应对,有效减少人员伤亡。

除了在攻坚时灵活完成任务外,“三三制”战术在执行爆炸、投弹、破坏、扶梯、侦察这些特殊任务时,也毫不逊色,既可以解决抽调人员的麻烦,还可以减少人员伤亡。

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三三制”更是大放异彩,甚至被是曾被美国西点军校列入教学经典案例。

图片

当时,美军的实力十分强大,拥有着先进的武器装备和强大的火力攻势,一度对我军造成较大的伤亡。

显然,如果硬碰硬,我军占不了任何甜头。

于是我军采用了在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曾使用过的“三三制”战术。

在冲锋的时候,三人小队形成一个三角形,彼此之间互相掩护,在一个三人的战斗小组面前,几乎不存在战斗死角。

因为我军时而集中,时而分散的灵活队形,让美军搞不清我们大部队的具体位置,也就不能将炮火集中,大幅度降低了规模炮火攻击的可能性。

图片

虽然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敌我装备差距悬殊较大,但“三三制”有效地为我军胜利争取了时间,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与敌人展开了长时间激烈的拉锯战,也让志愿军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这种对志愿军可以称之为本能的战术,这种连续几乎不中断的战斗力,再辅以我军绝不退步的自我牺牲精神,把美军打了个措手不及。

图片

结语:

上甘岭战争的胜利堪称“神迹”。

可奋战在上甘岭前线的战士们并不是神,只是一群敢于为国献身的普通人。

为了胜利,他们苦练两项“绝活”;为了胜利,他们倾尽所有,包括自己的生命。

在面临死亡的时刻,每个人都会畏惧,会惧怕,但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五圣山不能丢,决不能让敌人踏过上甘岭一步!

上甘岭的胜利是无数牺牲堆积而成,是我军战士以鲜血的代价给予嚣张的美军狠狠地一击,这一击打出来军威,打出来国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