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堇||这个圣诞没有雪

 三只荆棘鸟 2021-12-26

     这个圣诞节没有雪。有明亮的太阳。有这个冬天迄今为止最低的气温。
     圣诞与我无关,它是基督徒的节日。
    今年是2021年,耶稣已诞生2021年。2021岁的耶稣在全球有着最广泛的信徒,他讲博爱,讲忍耐。虽然在基督教发展的过程中,也曾经有过流血与战争,战争与分裂,但不可否认,基督将西方人紧紧联系在一起,西方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与家庭生活中,都渗透着基督精神。

    我喜欢关于圣诞老人的传说。喜欢那个戴着红帽子,穿着红衣服的老头,一身喜庆的打扮;喜欢他驾着驯鹿拉的雪橇在风雪中从烟囱里爬到各家各户,把礼物放在熟睡的孩子枕边的样子。我想那个时刻,他和睡梦中的孩子的脸上一定都是笑的。小薇小时候,每到圣诞这一天,我也会买点糖果什么的,放在长筒袜里,压在她熟睡的枕头下,只等第二天早晨醒来,她翻开枕头的惊喜。我会告诉她,圣诞老爷爷喜欢乖小孩,只会给乖小孩送礼物。现在明白,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应该说,圣诞老爷爷最喜欢善良、勇敢、讲礼貌的小孩。
    乖孩子未必就是幸福快乐的小孩。人最大的快乐就是能够选择做真实的自己。

    其实我认为圣诞老人这一形象给人的感觉是爱,是温暖和希望。他是一个有爱的老头,会给人送礼物,乘风冒雪,而且是夜晚顺着烟囱爬到各家,悄悄地送温暖,属于做好事不留名的那种。绝不是做点事,就希望别人记住并感恩戴德。他出去做好事,从不带媒体记者,也从不拍照留痕,也不让收到礼物的人对着镜头痛哭流涕地表达感激之情。他的做法应该是慈善的本意,就是给人帮助,让人感到温暖和爱,并看到活下去的希望。他不是令人惧怕的怪物,不会让人初一、十五的供奉。驾着驯鹿,拉着一雪橇礼物在风雪中的样子,让人感到又美又飒。

    另外我喜欢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画。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一改中世纪的黑暗、腐朽、堕落与禁欲主义,开始把人还原成人,开始看到政治、经济框架下的“人”,并开始关注人本身。在此背景下,宗教之中的神从神坛走下,有了人的特性。圣母是一个人间美丽少女。耶稣受难,她也会悲痛万分,不管是怀抱新生儿的少女圣母,还是抱着受难而死的儿子的中年圣母,都是人间普通的母亲。西洋油画的透视,用笔的细腻,色彩逼真、人体比例的黄金分割,都让每一幅画美得亲切而又惊心动魄。这种画法和中国画完全不同。中国画讲究含蓄,讲究“藏”,属于写意画,在造型上,不太重视比例与细节的刻画,而更注重神韵的逼真,就像在戏曲中,一根马鞭就代表千军万马。后来,一些中国画家学了西洋画后,将油画的画法糅进国画,也自成一家,别有一番风格。

    文化本身,不管文学还是艺术,存在互相交流与融合的特点。只要有交流,就会有借鉴,有借鉴就会有融合。
    前几年,国内很多年轻人也开始过圣诞节,很多商家利用这个节日进行大规模的促销。销售的确是一种学问。好的销售策划常常有很多心理因素:借助一个故事,主打感情牌,甚至有的销售话语本身就有一种道德绑架的嫌疑;有的只是一个名字,就令人浮想联翩,全不管背后的故事,比如“情人节”;还有的根据谐音甚至形状,也会令有心人受到启发,比如双十一,就因为是“1”,所以被戏称为“光棍节”,并成为一个席卷全国的购物狂欢节。其实,销售案策划得好,也需要有消费者配合。之所以得到消费者狂热追捧,想来也是一种心理需求。这里涉及的因素比较多,在此不做更多探讨。
    只想说,一个人总需要用自己可以承受的方式来证明自己活着,而且活得还比较好。有时候,仅有肉体无法承载灵魂,灵魂需要的更多。灵魂的持久满足,才有持久的快乐幸福。

    圣诞节没有雪没关系,就是有雪,圣诞老人也不会驾驶着驯鹿拉着雪橇给我送礼物。只要我心中有爱,有阳光,有温暖,那里就永远住着一个圣诞老人。
    不,他的礼物其实到了,是随着北风一起到的,那就是“寒冷”。
    是的,冬天如果一点也不冷,天天暖得像春天,那怎么可以?它总得有点冬天的自觉,该刮寒风就刮寒风,该下大雪就下大雪。
    所以,我爱这个圣诞节,虽然这个圣诞节要监研究生考试,监完两天考就疲惫不堪,犹如生一场病,但是阳光多明媚啊,生活多美好啊!

    为了这阳光,我来到这世上。

作者简介:小堇,本名李晶,聊城一中高级教师,山东省作协会员。希望用温暖的文字温暖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