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千千万万仁人志士为了拼出一个美好的未来,他们背井离乡义无反顾投身抗日战争。无数的革命先烈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也有一部分英雄侥幸在战场上生存了下来,他们为民族和国家做出过巨大贡献,是一笔巨大精神财富,值得我们后辈铭记和尊重。 他们当中有一位90岁高龄的抗战老兵,他说:“我不愿意给国家添麻烦,唯一的心愿就是能在有生之年证明自己曾经是个兵。”他就是山西晋中的郝志全老人。 >应征入伍骁勇作战 >出身贫苦的郝志全,从小就特别的懂事,知道父母的辛苦。等到父母下地干活,他都会跟着父母一起干,时间一长练就了强壮的体魄,成为干农活的一把好手,也磨练了他吃苦耐劳的特质和不怕输不怕累的顽强意志。 16岁的郝志全在听闻征兵时,毫不犹豫地报名应伍参加了八路军,开始了自己的军旅生涯。因为自幼经历了世间冷暖,他深知老百姓的不易,所以内心深处有一腔爱国报国热血在沸腾。在部队,每当遇到重大的困难和危险的时候,他总是身先士卒、不怕牺牲、英勇作战。 在数年的作战生涯中,郝志全从未忘记自己当兵时的初心,即使身负重伤也从不退缩,他最初是在八路军第129师385旅,因为表现好被上级派到榆社独立营给营长郝三成当警卫员。郝志全随后跟着部队参加了好多次战斗,尤其是在上党战役和太原战役中立了军功,获得了部队的嘉奖。 >低调无闻踏实工作 >1945年日寇投降后,郝志全离开部队,回到了山西老家务农。此后的岁月里,郝志全老人搬了好几次家,当年跟着他回到家乡的军功章和其他材料在搬家过程中不知道怎么找不见了,没有了这些证明身份的材料,他就没办法向当地政府证明自己参加过革命,打过鬼子,立过战功。 所以,每当他谈起自己打鬼子的那段历史时,村里人总会用质疑的眼光审视他,让他觉得像个撒谎的孩子。久而久之,郝志全再也不提自己是抗日老兵了。 幸运的是,在丢失证件之前,郝志全最珍贵的一张照片“转手”了。那张照片是当时郝志全在榆社独立营做警卫员时,他和营长郝三全等战友的合影,他非常珍惜保存得极好。 郝志全手中有抗日时期照片的消息不胫而走,榆社化石博物馆馆长闻声赶到郝志全老人家中,希望他能把照片捐出来弘扬红色精神。老人很舍不得,但是作为军人他觉得照片捐出来才能发挥更大的价值,于是答应了馆长。此后,这张合照一直保存在榆社化石博物馆,也正是这个善举在后来“救”了他。 >唯一心愿证明是兵 >后来证件丢失了,郝志全绞尽脑汁,想尽了各种各样的办法,都是没有能够找到证件,也没有想出能够更好的证明自己老兵身份的方法。每当想到自己也许一辈子也不能够证明自己的身份,郝志全叹息不已,心里很不是滋味。情急之下,郝志全忽然想到了自己不是将照片捐赠给了博物馆,这张照片不就是最好的证明。 于是郝志全家人联系到了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希望能够帮助自己。郝志全还亲自去博物馆,指着自己的那张照片说:“这就是我”。榆社化石博物馆工作人员立马进行了调查核实,并找到了郝志全的一名多年不见的老战友证明了他的身份。 身份被确认之后,郝志全喜出望外,看到别人信任的目光,想到一辈子最后一桩心事得以了却,他不禁流下了难忍的泪水,他说:“如果无法证明自己的身份,那他以后还怎么有脸再去见九泉之下的战友啊。我不愿意给国家添麻烦,唯一的心愿就是能在有生之年证明自己曾经是个兵。” 这一幕,让人不禁感慨万千,无论时光如何流逝,抗战老兵们心中那份爱国情怀始终不变、永恒信念始终如一,向你们致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