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流泪,所以很少写作,因为文章憎命达。 感谢乏善可陈、味同嚼蜡的日子里,过得细水长流,漫谈只道是寻常。 周日,听着陈奕迅的《孤勇者》,重拾心尖的情绪,将它调整为38度,捂一杯热茶,开始回忆和总结,2021年的满腔孤勇。 这一年,我诞下了麟儿,取名栩瑞,揣之以栩栩如生,真实祥瑞之意。瑞瑞按时长大,经历黄疸两月余,打疫苗发烧一次,感冒一月有余,仍在做雾化。12月24日平安夜,瑞瑞阴历生日,周岁了。感谢父母、公婆、家人朋友的陪伴和照料。由于异地,孩子在嵊州、余姚、慈溪三地徘徊,我笑曰:可谓“云养娃”。玩笑的背后,是不舍,是苦涩。我也想要亲自带在身边,但种种原因,不能实现。当然,每次瑞瑞被接走,长期带娃的肩膀一下子轻松起来,不由呼出一口气,可以好好休息几天。 世间之事实两难,实是由来已久。看着日益长开的孩子,心底渐渐柔软,也有了软肋。生孩子之前,我努力学习考进大学进入编制,是想要成为妈妈的骄傲;生孩子之后,我努力工作争取荣誉不愿咸鱼,是想要成为宝宝的骄傲。若有朝一日他找不到人生、活着的意义,希望他记住,曾有一个人,爱他如生命,把他当成人生的目标,努力地活着。 这一年,工作上停滞不前,虽有产假的原因,但家庭和工作两者的平衡总觉得力不从心。虽得了不少奖项,但以二、三等奖居多,不值一提。且近年来学校也内卷的厉害。尤记得初进来上公开课,只需两页教案纸,不过短短三年,已演变为十页往上,封面附录一应俱全,让人咋舌。新进的一批教师都是98年,99年的,一算年龄,不过才23,24岁,嫩得能掐出水来,而反观自己,年近30,似乎已垂垂老矣。若是前两年仍有辞职一走了之的决心,如今却是温水煮青蛙,浑浑噩噩之意了。 但是,大环境这么难,能有一份按时发放工资的工作实属不易,我尚且没有经历过社会的毒打,进入社会即当老师还是在学校的象牙塔里,为人处世,人情世故各方面幼稚的紧,让我说些溜须拍马、迎合奉承之语,做些违背心意之事,于我实属艰难,因此得罪人而不自知,也就更加沉默了。所以,庆幸,我是在学校,而非企业,做好自己的事,偶尔随波逐流即可。 这一年,经历了一些事,也看淡了一些事。很少看电影,小说和动漫,也因少有好的作品出世。倒是很庆幸没有因为偏见而错失了莫言,读了《蛙》《檀香刑》《生死疲劳》《晚熟的人》作品,是今年能够读的进去的作者。之前写过《檀香刑》的读后感,感兴趣的可以移步阅读前面的文章。 只要这世界上仍有可尽心的事物,便觉得慢悠悠地走一遭,有无限的乐趣。希望2022年,大家都能找到此生、此身的可尽心之事物。 PS:读罢,感觉写得文绉绉的,可能近来在读鲁迅之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