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和朋友说起文化艺术,一朋友说诗是以文字来描绘人与事物,绘画则是以笔与色彩来直接描绘的,虽然都是用来描述事物的,但是两者之间显然是有区别的,然而富于形象性和艺术性的诗,是反映现实的人生的图画,只不过表现形式不一样而已,而水墨画这个由于从当时的着色画独立出来,它有着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气质上的特殊生动性,使内容与形式更密切了起来,更有不少文人讲到夫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的理论依据。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阶段的文学的颓风,到唐代一切以革新的面目出现,特别是在诗词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绘画方面水墨画则从当时的着色画里独立了出来,成为了一个新的画科,它的重要的关联是与诗的关系联系密切,大诗人,画家王维的诗与画,就被苏轼说成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给于书画上一个方向性指导作用。 目前在国画届有这么一个说法,绘画不论它是着色的还是纯水墨的,其都是富有诗意的,也被我们说成无声的诗,却是诗和画相通,他们都讲究意境,不管是做诗还是画,起步首先就是要立意定相,而后布局等等。他们之间的不同也就是诗是以文字来描绘人与事物,而画是以笔与色彩来直接描绘的,但是表现手法原理基本相通,只不过在外形式不同而已,其实不管是诗还是画都要讲究一定的境界,通过它所表现出来的人与事物,是活生生的情与景的融合。 诗词呢,我们可以通过联想在大脑中形成一幅完美的画面,如同你清楚地如同亲眼见到了一样,在你的脑子里浮现出这样的一幅图画,但是画呢表现的比较直接,直接带给我恩视觉享受,好的绘画我们可以联想到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水墨画呢其实主要形成于五代时期,从唐代起逐渐有了他的一定高度,即通过意匠和笔墨,形成一种高妙的体格对真实来进行描绘的,通过艺术的手段和诗完美的结合,使得画更“富于诗意”。 到了宋代,诗和画的联系就更加紧密,我们可以经常看到一首诗或一句诗来作为绘画的对象。描写的主题,要把诗的意境与情味,容纳到画的意境和情味中,这个文学发展有很大的关系,诗词的内容可以通过绘画来表现出来,唐代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其中赵佶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即以“乱山藏古寺”、“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等诗句来作为考试绘画的题目,是通过对诗的体会来表现画的精巧构造的考验。 宋代的不少画也会提上诗词来体现画作,补充和增强画境的情意,这让两者联系密切,相互映发,画与诗的艺术性,融化为一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