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宋才子的两首六言诗,自然纯朴,却不落俗套,更彰显了恬淡襟怀

 闲云野鶴n9vwfx 2021-12-26

南宋时金军入侵、民不聊生,不少德才兼备的儒生报国无路,只有遁入书山,著书立说,其中较有影响的读书人应首推郑樵。郑樵从小就很有志气,他酷爱读书,立志报国,可是由于仕进无望,便开始了其学术研究的生涯。

诗人在忙碌之余,也会经常外出游玩。有时与亲朋好友一起去名山大川游览,有时也会独自泛舟湖面。心情愉悦之时,还会即兴赋诗。下面介绍南宋才子的两首六言诗,自然纯朴,却不落俗套,彰显了恬淡襟怀。

图片

漫兴(其一)

宋代:郑樵

花下闲倾浊酒,人前莫道清贫。

残生全无奢愿,岁月徙倚竹筠。

郑樵兴趣广泛,他常花费大量时间,整理读书笔记。经过三十多年呕心沥血的努力,他终于写出了一千多卷著作,可谓洋洋大观、包罗万象,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通志》。

这部历史巨著脉络清晰,讲述了从远古至五代的发展过程,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和史学价值,也奠定了他在文坛的崇高地位。这两首诗就是作者在闲暇时心情放松,挥毫泼墨,一气呵成写就的佳作。

图片

第一首诗生动地描写了作者悠闲的归隐生活,闲来无事、浊酒一杯,徜徉花下、敞开心扉。醇酒可以助兴,风景令人陶醉,诗人虽然生活艰苦,却安贫乐道,从不在人前诉说清贫

作为一位文学家,他更在意内心的充实,只要食能果腹,不在乎粗茶淡饭;衣可蔽体,也不管衣衫破旧。清风明月,是自己的好友;渔樵耕读,生活却有滋有味

图片

诗人年轻时曾经非常渴望进入仕途,还写信给朝廷,毛遂自荐。可是作者乃是一介草民,又无人举荐,寄出去的信终于石沉大海。同时由于战乱不息,诗人无法外出赶考,于是年少的梦想也就终于无法实现。

后两句抒写自己的余生愿望,“全无奢望”,表达了作者早已淡忘了名利,只想安安静静地读书、写作。他在书海里,感受前贤思想的深邃;在山水中,体验自然旨趣。

青山绿水,可以诗意地栖居;蓝天白云,也能让内心恬静。岁月逡巡、时光悠悠,诗人却似竹箭有筠,也像松柏有心,虽然孤独,却能青史留名。

图片

漫兴(其二)

邻沽数盏微醉,坦腹北窗短眠。

风送松涛聒耳,惊回梦蝶翩翩。

世间有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有人为了名利,每日繁忙;有人为了生计,四处奔波。其实人生苦短,需要给自己留一点闲暇,一方面思考问题,另一方面享受快乐悠闲的美好生活。每个人都要成为自己的主人,而不是每天从早到晚地被他人驱使。

图片

郑樵著述无数,他每次写完草稿,都会反复检查,并再三思考,所以也从中收获满满。写完一卷书,他便沽酒买肉,犒赏自己。

前两句就抒写了自己微醉后的状态,诗人打酒归来,自斟自饮,酒过三巡,就感到有些头晕,于是来到北窗下坦腹而眠。四周悄然无声,诗人难得浮生半日闲,家人也不愿打搅他。

图片

此时凉风习习、松涛阵阵,很快就惊醒了他的好梦。诗人酣睡一场,即使非常短暂,醒来后却倍感轻松。他揉揉眼睛,忽然忆起自己在幻境中徜徉花海,周围幽香浓郁、蝴蝶翩翩。可是他再环顾左右,却依然是熟悉的场景,不禁洒然而笑。

这两首六言诗自然纯朴,却不落俗套。诗人平时过着俭朴淡泊的生活,每日笔耕不辍,心情虽然时好时坏,却不受世俗的干扰,彰显出诗人的恬淡襟怀。一个人沉浸在创作中,有苦有乐、有喜有忧。他既遗憾自己未能在仕途发展,又庆幸可以有一个安静的环境著书立说,成就自己的梦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