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么看职业技术学院未毕业就被企业疯抢,人手3个offer

 杨眉jrpar5lz8z 2021-12-26

这是深圳某技术学院的教研室主任面对记者采访时的表达,我们不排除她为了宣传学校就业率做了一定修饰的可能,但是我个人倾向于,她说的是事实。

人均3个offer,在一众大学生不好找工作的对比下,在2亿灵活就业人员的映衬下,显得尤为突出。

我为什么说这个数据很可能没有任何水分,原因来自一个细节,这个老师,没有讲平均收入。

你光说人均3个offer,并没有讲offer到底是哪个城市,什么行业,什么收入。

缺少细节的数据是没有参考价值的。

你说人均一万,那也是offer,你说人均2000,那也是offer,问题是,此offer非彼offer。

英达的情景喜剧《东北一家人》里面老牛的儿子小伟,是个大龄男光棍,问题是,他真的是娶不到老婆么?

如果你讨论绝对值,是不是一个女的都不肯嫁给他?当然不是。问题的关键在于,他自己到底有没有别的要求, 是不是说只要性别合适,一切都没问题?

换句话说,人均几个offer并不是重点,人均几个什么样的offer才是重点。

你光说人均3个offer,不愁工作,家长就会把孩子送去读书么?不一定的。

如果你说毕业生大都去了互联网大厂,或者考进了体制内,那你再看看,这个宣传力度,就完全不一样。

把话说穿了,一头是工地上想忽悠人人都不来,一头是工厂里招工难,另一头则是两亿灵活就业人员,你就不想想为什么吗?

其实原因很简单,这两亿人,宁愿灵活就业,也不愿意接受某些招工难的岗位。

那么我们反过来,站在另一个极端思考,真的人手发一份钱多事少离家近,位高权重责任轻的工作,就靠谱了?

那就更不靠谱了。

一个东西,只要稀缺,就不可能属于所有人。

你看石头自古就属于所有人,黄金就不是。黄金其实也是一种石头呀,但是稀缺,就不会属于所有人。

我们读书的时候都知道,清华很难考,哪怕考上高中的人里面,录取率也不足万分之四。

所以大家没有异议,它是属于少数人的,大部分人是考不上的。

但换个领域,马上又开始胡思乱想了。

比如去职场,成天加班,也不见加薪,升个小组长都那么难,过了几年,就开始想,如果能靠投资,躺着挣钱,多舒服。

这个想法本身有没有错?当然没有。

但有一件事,您不能忘了,无论是考清华,还是当高管,或者靠投资吃饭,统统属于少数人。

你凭什么认为考清华属于少数人,而投资就可以属于大多数人呢?

大多数人投资挣钱,挣的谁的钱?

大多数人都躺着,谁来养活大多数人?

所以,正确的答案就是,投资挣钱,依旧属于少数人,甚至比考清华,更少数。

如果把这事放大一点,我可以告诉你,这世上只要是稀缺的,一律属于少数人。

无论你想买学区房,还是想娶个漂亮老婆,通通属于少数人。

而且说句实话,考试是最容易的,意外最少,可控性最强。

你让一个能考上清华的人复读十次,考十次,大概率他每次都能考上。

但是你让一个创业成功的人,破产,重头再来,来十次,他能再成功一次,就很不容易了。

因为后者受到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太大了。

所以一个人,想要了解这个世界的难度,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去读书,没有比考试更简单,更容易,更公平的事儿。

如果你连这都没信心,我不是说其他领域没得玩,我只是说,其他领域,显然难度更大。

就像靠玩彩票过日子显然比上班过日子难多了,只不过大部分人都不这么认为,他们是反过来的。

大家都觉得,哇,上学好难,上班好难,玩彩票好容易,其实前者七胜二负一平,后者几乎十死无生。

呵呵。

所以说,大多数人其实只是想碰碰运气而已。

考试这游戏,目标清晰,路径明确,要努力,动辄就是十年的苦功夫,所以懒得做。

于是就想着去职场上碰碰运气,万一碰到了呢?

大概齐是这么想的。

但是碰不到,而且挺累的,动辄996,被老板安排去工地上打灰,好辛苦也不挣钱。

挣点钱也存不下来。

那想想看,啥不辛苦?投资不辛苦。不就是投嘛,感情把投资当买彩票了。

碰碰运气,对吧?

回头就把好不容易攒下来的那一点,也打水漂了。

所以我理解,大部分人并不是真的想做成一件事,他们只是一件事做不成,就想着去找个更轻松的,碰碰运气。

你看我这人说话是不是很实诚?实诚的人往往很讨厌,你的小心思,被我一眼看穿了,还毫不留情的说出来。

呵呵。

学习,适合大多数人,上清华,只适合少数人。

上班,适合大多数人,成为高管,只适合少数人。

投资,适合大多数人,靠投资吃饭,只适合少数人。

同样的道理,无论是挣钱多的,体面的,稳定的,清闲的,但凡有点好处的工作,就如同漂亮的女孩子一样,只属于少数人。

一万个人里面,能考上清华的不超过4个,考上了也不见得买得起五道口的学区房,很正常,因为买得起的人里面,一万个,还不足4个。

那么这样一个学生,毕业后进入顶级公司,每十个工程师里,只有一个能当组长,每十个组长里,只有一个能当部门经理,每十个部门经理里,只有一个有希望成为产品线总经理,俗称小VP。

一群小VP,在抢副总裁这种机缘,抢不到的实属正常。抢到了也没啥,高级打工仔而已。

有得宠的跟着老板多接触点资源,就有不得宠的,VP做几年出去没人要。

人嘛,有上有下,很正常。

得宠的,能把资源变成自己的,拓展行业人脉,创业投资,做成事的,更是少之又少。

这个过程,其实跟考重点初中,重点高中,考重点大学的过程是一模一样的,一样在哪里?就在于它是一轮一轮的选拔赛。

选拔的本意就不是为了让大多数人满意,而是让大多数人出局。

不为了让大多数人出局,那选拔干什么呢?

所以怎么去正确的理解这个职业学院人均3个offer?

正确的理解方式在于放低预期,你老想着高收入的工作,稳定的工作,清闲的工作,体面的工作,那你就很累,因为你的欲望大于能力。

如果你想着,反正好歹是份工作,而这种工作我有三个,那你心里就很舒服,因为你的欲望小于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