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城市发展有多快,一个城市的领导就可以决定;可一个城市要走多远,那得看这个城市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和长远的规划!到底未来哪个城市最具发展潜力呢?我们就从东中西部及东北三省四大区域来做比较分析。 东北三省地区 东北三省曾经是我国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从建国初期占全国GDP经济总量一半以上,到了90年代的11.6%,再是下降到了如今的占比5.7%。可是说是坐着火箭下来,虽然国家政策给予了大力的扶持,可还是无疾而终。未来在东北三省也很难会有出类拔萃的城市出现。 东部沿海地区 在东部沿海地区中,京津冀是属于北方地区,人口外移现象严重且私有经济发展相对缓慢。要打造快速发展的城市需要国家战略的积极配合。而雄安就是国家最高的发展战略,未来应该是发展潜力最大的城市之一; 长三角地区,在2018年长三角一体化上升到国家战略,一个以上海为龙头的经济都市圈和以杭州、南京为核心的左右两翼都市圈将引领着长三角经济的发展。在南京都市圈和杭州都市圈都会以自身的发展战略为核心,无心去打造周边的城市快速发展的动力;但上海都市圈不一样,上海已经基本饱和,城市具有极强的辐射作用。而上海西面的苏州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基本成熟,南面的嘉兴感觉不是上海的重中之重,从上海第三机场坐落在南通看,向北发展是上海的未来发展重点,南通会是长三角地区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 在珠三角地区,大湾区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广深港引领着大湾区的发展,而在珠江西岸主要还是经济发展的核心部位,处于广深之间的城市主要是东莞,还会西岸的中山。各城市发展的集聚效应带来的城市发展作用力还是会落在珠江东岸,东莞将会被拔高到全面融合广深的境界,东莞会成为大湾区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 中西部地区 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还是会以长江流域为发展重点,这也是国家对长江流域经济带上升到了国家发展战略的肯定。在长江中游地区会以武汉、长沙、南昌和合肥四大城市为支点,武汉是核心。可是在中西部地区主要还是以核心省会城市为重点,其他城市的发展要以核心城市为依赖。这样很难带动其他城市的快速发展。 在西部地区主要还是西三角地区的发展,在成渝双城城市圈的作用下,成渝两地会成为重中之重,其他城市可能还会出现被吸附的可能,也是难以崛起最具潜力的其他城市。 西安是这些城市群中实力相对较弱的一极。本身的发展也是有一定的制约,不像成渝和武汉那样发展定位明确。不过咸阳和西安融合还是会走向必然,只是即便融合也很难出现突飞猛进,要想在中西部地区寻找核心城市之外的潜力城市确实比较难,或许可以说根本就没有。 通过对东北三省以及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分析,发现在中西部地区和东北三省地区不太具备极具潜力的非核心城市。在东部地区却是在三大城市群中各寻找到了一个城市,这三个城市分别是:雄安、南通和东莞,不过笔者对这三个城市都是比较看好,也很难对其中的一个给予特别的肯定,只能说三大城市未来都极具发展潜力。 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就是:雄安、南通和东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