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奇故事:小书童变太尉的逆袭之路

 老大姐嗨 2021-12-26

#2021生机大会#

#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水浒#

话说北宋哲宗绍圣四年,东京汴梁城发生了一件罢官案,礼部尚书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苏轼被监察御史舒亶上奏章弹劾,说他“愚弄朝廷,妄自尊大”,并摘引苏轼诗集中的句子,说是“触物及事,妄自诽谤,传播中外,自以为能”。苏轼心中明白,这封奏章所引的诗句都是牵强附会,无中生有,真正的原因是他在不久前的一首《纵笔》小诗中,讥刺了贪懦无能,享乐疏懒的宰相章惇。舒亶这封奏章,是章惇指使干出来的,他这场祸害又是不可避免的了。果然,朝旨下来,“苏轼身为大臣,任意诽谤,大不敬,着贬南宁军惠州别驾安置”。朝命一下,有人喜欢,有人嗟叹,有人悲伤,苏轼本人倒也坦然置之。他二十一岁举进士,少年腾达,文才倜傥,深受朝野尊崇,但他为人坦直,又缺乏政治敏感,说话口不择地,经常触怒一些当权者,一生之中几起几落,从多灾多难的生活中,磨练了他的性格,使他悟出了一个乐天知命的道理来。

虽然现在他已是六十多岁的老人,远窜极南的边远地区,他并无怨恨之心,只要能痛痛快快地为人民作上几件事情,就是蛮夷之地也不是不可为的。只是这天涯海角的地方,妻子儿女断不能随行前往,好在他十年前在常州府置办了一处宅院,可以让他们在那里安身。家中的婢仆就让他们各自散去自谋出路,只有一个人他放心不下,那就是书童高安。高安是他七年前在杭州收养的孤儿,叔伯们为了争夺财产将他逐出家门,苏轼把他收养在衙中,做些洒扫应对之事。这孩子生得聪明伶俐,眉清目秀,勤奋好学,苏轼无事时将些诗词书画教他,几年之间,竟然写得一首娟秀小字,也能画上几笔,还能背诵出千余首名人诗词,因此进京之后,苏轼就将他安排在书房中做书童,专管书札来往之事,更磨练得文通字顺了。别的婢仆自谋生路,都有亲人可依,此子年轻,又无依靠,设或投身不当,受人欺骗,走入岐途。岂不是我害了此子一生。

自从听说苏学士被贬谪惠州,高安一连几日心中悲痛,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怎么也弄不明白为什么好人却得不到好报。苏学士忠心为国,廉洁奉公,到老来却落了个流窜边远军州安置。门开了,苏轼慢慢的踱进书房。高安忙起身伺候。苏轼看这书房中仍然是窗明几净。井然有条,不由轻轻叹了口气。他把高安拉到身边,抚摸着他的头顶,叹惜说:“我本想将你教育成人,作一个于国有用的人才。现在,不能了”。

文章图片1

高安扑通一声,脆倒在苏轼的身前,泪水满腮,失声痛哭。“老爷,我到死也不离开你。我要侍候你一辈子。不管是天涯海角,边远极荒,我都不怕,我跟你去。你就带我去吧。”

苏轼眼中也扑簌簌落下了泪水。“孩子:我也舍不得你离开啊!不过,我是垂死之人了,我还怕什么,我得为你着想。如果到那个边远的地方,万一我有什么不测,你不是要受第二次流浪吗?那时又有谁来照顾你的生活呢?我思之再三,要把你托付一个可靠的人,本想把你荐给曾学士,他昨天说已有了两个书童,今天我已具书给王晋卿枢密使。他府中可能需要使唤的人。高安,你无论到哪里,都要勤劳上进,不能嘴馋贪懒。更要记住,一个人无论何时都要正直作人,要上对得起君父,下对得起子孙,不能为了自己,不顾别人。只要你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也就不枉我对你几年的培养了”。高安这时早已痛哭流涕,俯伏在地了。

终于到了离别的那一天,高安执意要送主人一程。苏轼一路上又对高安敦敦教诲,高安也是不住点头聆听。从汴梁城一直送到临淮关前,这临淮关是东京汴梁通往江南的必经码头,渡过淮河就是江淮军州的地界。苏轼挡住高安,无论如何不让他再往前送了。“俗话说,送客干里终须一别。你终究是要回到东京去,就此止住了吧!”高安还是依依不舍,主仆二人在淮水之上洒泪而别。站在淮河边上,直到看不见苏学士的大船,高安方才离开码头返回客舍。旅途的劳顿加上心情的忧伤,第二天高安就病倒在客店之中,多亏店主人是个忠厚人,为他请医求诊,煎汤熬药,将息十多天后,才逐渐痊愈起来。

那一天,春日融和,惠风暖人,高安在院中踱步。店主人道:“小客官,你今天身体好多了,天气又是这么好,何不到街上走走?我们临淮关虽没有京师繁华,可也是个水陆大码头,也有不少好玩之处呢!东瓦子孟家父女踢球,就是远近闻名的好节目呢!”

高安也是久静思动,听了店主人一番言词,引动了想玩的兴头。他回到房中,换了件干净的衣衫,揣上二百文大钱,按照店主人的指点,直奔东瓦子而来。

临淮关虽是个不大的城市,因为地处南北通衢,水陆要道,所以商业繁华,人员幅凑。东瓦子虽然没有汴梁城桑家瓦子,南北瓦子热闹,但也有大小勾栏几十处。所有的勾栏一色都是用布幔遮拦,围成一个小小的场子。有说书的,玩影戏的,唱曲的,演杂剧的,唱弹词诸宫调的,说诨话的,踢弄杂手艺的,顶橦踏索的,相扑的,使棒的,演奏清乐的。在一处紫色布幔门前,挂了一块黑底金色招牌“孟家父女踢球”。高安大喜,寻思此处便是店主人说的去处了。进得幔门,只见四周木橙上早已坐满了人,一个伙计忙上前招呼,替他在旁边找了一个位置。

一棒锣响之后,有两个伙计先上场来表演对踢,动作敏捷。一会儿踢流星赶月,一会儿踢仙人过桥,一会儿踢群燕归巢,真是球不离身,身不离球,动作敏捷,姿势优美。高安看的眼花瞭乱。踢罢之后,场上却只有几个人稀稀拉拉的喝了几声彩,大部分观众却只是喝茶、谈话、吃瓜子。又等了一会儿,场上又响起了一棒锣,只见这时场中却静了下来,在一阵喝采声中,一个中年汉子扮作乡下人带着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走上场来,在清乐的伴奏中边唱边走,刚到龙头座边,那汉子一个斛斗摔倒在地,却从怀中摔出一个气球来。女儿忙上前去搀扶爹爹,却用肩一顶把球又顶在空中,父女二人“手忙脚乱”、“苯手苯脚”的想捉住气球,可也总是捉不住。就是通过这个父女捉球的情节,把各种踢球动作都编织进去,轻松、可笑、自然,球在整个表演过程中都腾飞在空中,没有落地,没有在身上停留。场上的观众也不停地为动作滑稽、精彩、有趣而喝彩。高安只觉得精神清爽,浑身舒畅,全身三万六干根汗毛都象被熨斗熨过,无一处不温暖。只听隔座一位老者说道:“我每次看过孟家父女表演之后,都要多吃一碗饭呢”。

这一出“父女赶会”表演之后,又表演了对踢,也是踢的流星赶月,也是踢的仙人过桥,也是踢的群燕归巢。只是两人中间隔了一个彩绸扎的格子门,每一个门洞有铜盆口大,两只球就在这门洞中间穿来过去,不偏不倚,一格不错。踢球的身架动作,更是轻松自如,神态飘逸。高安简直是看呆了,连四周的喝彩声也一声不闻,直到场散人走,伙计来收拾场地,他还呆着不动。伙计上前招呼说:“今日停锣收场了,客官明日请早吧!”这时高安才清醒过来。他不出场门一转身直奔场子中间。跪倒在那踢球汉子的面前哀求道:师傅,你开恩吧!收下我这个徒弟”!

这中年踢球汉子名叫孟宣,是江淮一带有名的踢球艺人,他的女儿慧芳,年方一十五岁,父女两人练就一身踢球技艺,不仅创造了许多新的花样动作,还编制了许多具有故事情节的踢球表演,因此在江淮一带博得个“梦里园”的绰号。“梦里园”见跪在自己面前的后生是个白净面皮,目清眉秀的书生,不由心里犯了难。这是个大家公子哥儿。这样的人来学踢球的多了,开头总是兴高彩烈,一到出力费劲的关头,没有一个不半途而废的。现在正是生意兴隆的时间,那有闲心教他呢?孟宣将这番意思说了出来,高安却回答道:“师傅,你休过虑,我虽在大户人家中生活,却是寒苦出身,这出力的事情是习惯了的。我现在无家可归,就跟随师傅照料生意,作一个小伙计吧”。

文章图片2

慧芳见高安心诚语切,也帮着劝爹爹收下这个徒弟。从此,高安就住在临淮关投师学艺。一晃就是半年。这半年中间他可确实是下了苦功。得亏他从小打了个好的身体底子,腿脚灵便,也得亏他生的心灵聪敏能领会诀窍,不到三个月便胜过先进门的师兄,上场时也能作个帮手了,师傅自是对他另眼看待,师妹更是对他格外的照顾,不时地和他一道对踢,加以指点,高安的踢球技艺更是突飞猛进了,眼看已是北风飞雪,寒气南来,该是生意人收锣将息的日子了。

这一天,孟宣在家中收拾了几样菜餚,买了几瓶美酒,把几个徒弟叫到房中来暖岁。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孟宣提壶给高安满满的斟上了一杯。高安满脸的惶惑,局促不安。孟宣开口说道:“高小官人,你且坐下,听老夫一言。你这半年勤学苦练,本领虽未学到十成,也算是有八、九了。老夫视你如同亲生之子,按说留你做个顶门徒弟,送终养身,我也就心满意足了。只是你识文懂礼,能写会算,这江湖卖艺不是你安身立命之地。我几天来反复思量,不能耽误你一生的前程,你还是回到东京投奔官宦人家寻一个好出身。这杯水酒就算是我给你的钱行酒,你我师徒有缘,后会有期。”说罢,孟宣眼中落下泪来。高安早已痛哭失声,泪下如雨。慧芳也在一旁暗暗地流泪。

高安真也舍不得离开师付师妹,这半年使他尝到了幼年失去的家庭欢乐,他感恩师付,也离不开师妹,但想想师傅的话,真是金子般言语,临淮关不是他久住之地。他决心,今后如有出头之日,绝不辜负师付这般好心。

高安回到东京便投身到王晋卿家中作了一名管书扎的书童。闲暇无事,便以踢球取乐。他这一脚好球,阖府内外之人见了无不喝彩称赞,便不叫他的名字,只唤做高俅,口叫惯了,反而把他的原名忘了,他自己也就改名叫作高俅了。

高俅在王晋卿府中过了两年,一日早朝之后,王晋卿回府,把高俅唤到跟前吩咐道,“这是两件玉器,一封书信,你将去送到九大王府中,亲手交与王爷,小心谨慎,速去速回”。

这九大王就是端王,名唤赵佶,是宋神宗皇帝的第十一子,哲宗皇帝的御弟,封为亲王,人称九干岁,九大王。端王是个聪明俊俏人物,文人雅士,风流弟子的活动,样样喜欢,诗、词、书、画,无一样不爱,无一样不精,弹琴品竹,踢球,六博,无一样不喜,无一样不会。那一日早朝和王晋卿同在一处候班,忽觉头皮搔痒,一摸腰间忘记带梳篦子了,便向王晋卿说道,“我今天忘记带篦子来,觉得头上发痒,你有篦子借我一用”。王晋卿忙从腰袋取出一只玉篦子奉上。端王用过之后,为惬意,仔细的端详了篦子,制作实在精巧,纹理细腻,篦齿均匀,篦梁之上用正体楷字刻了一首苏轼的《水调歌头》。端王愈看愈爱,赞不绝口,爱不释手,王晋卿早已窥知端王的心思,便说道,“这一付篦子是一式两只,同是一个高手匠人制的。这一只已污了浊体,不堪再入亲王清鉴,下官回去后将那一只检出,并另一样镇纸玉玩,一并送到府中,不知意下如何”?端王大喜,当即再三称谢。

高俅拿了两件玉器并一封书信来到端王府中,门公听说是王枢密使府上来人,不敢怠慢,忙通报与王爷的内侍,内侍知道王爷喜爱之物要亲手交与王爷,即刻领他来见王爷。这时端王正在后院与几个小黄门踢球,内侍未便上前禀报,便与高俅立在一边等候。高俅举目看时,只见端王眉阔目朗,面如满月,头戴一顶软脚幞头,身穿紫绣蟒袍,腰系文武双穗绦,把蟒袍的前襟拽扎起,正用玉女穿梭式抬左脚踢球,把球踢还给小黄门。高俅是个会踢球的行家,看端王一抬脚,便知他这一脚着力重了。果然,那球飞过了小黄门头顶直向高俅身前落来,也是高俅时来运转,见球技痒,一时按捺不住,便使右拐把球停住,跃起身来使了个左拐把球踢还端王,这一式叫做鸳鸯拐。高俅动作做的漂亮,而且球也听话,不远不近,不高不低,正落在端王身前。端王且不踢球,却问道“你是何人”?高俅忙上前跪复道,“小人叫高俅。是王枢密使差来送玉器与书信与大王的”。忙从怀中取出书札玉器双手奉上。

端王且不去取物件,又问道:“你也会踢球”,高俅忙禀复道:“小人也胡乱会踢两脚”。端王道:“好,你放下物件,且下好赐”。高俅再拜,“小人是何等样人,敢与大王一起下脚”。端王道,“这气球名为天下园,人人踢得,你就下场来踢又有何妨”。高俅再三拜谢,解衣下场与端王对脚。

文章图片3

这二人场足球,要互相照应才能踢得协调,不管端王踢给高俅什么样的球,高俅都能快取到位,而高俅踢给端王的球无一不是高低远近合适。正好下脚。端王心花怒放,又叫高俅自己踢一人场。高俅拿出了平身本事,那花祥动作都是端王未曾见过的。一似在球上拴了一根线,任高俅百般摆弄,那球都不离开高俅的身体,高俅一连踢了十几套解数,端王只不肯罢休,却不提那玉玩器物之事,忙唤内侍来吩咐道,“你去传语王枢密使,只说这个高你留给咱家使唤了,我改日面谢”。从此,高俅便做了端王的贴身内侍。

这高俅为人聪明伶俐,且又跟随苏轼,王晋卿多年,诗、词、书、画,多能通晓,琴、棋、歌、舞,也无不精通,又有这一身踢球的本领,都投了赵佶的喜爱,由此日益得到宠幸,承欢侍宴,寸步不离。

又过了两年,哲宗皇帝晏驾,御前没有皇子,由皇太后作主立了端王赵佶为皇帝,是为宋徽宗。宋徽宗即位的当天就颁下圣旨,封高俅为殿前司侍卫军指挥使,不两年又超升为都指挥使。这都指挥使就是禁军的总指挥,当年太祖皇帝赵匡胤就是当了周世宗的禁军检点,周世宗一旦晏驾,赵匡胤在陈桥兵变,便夺了柴家孤儿寡母的天下,所以建立了大宋王朝之后,便颁下祖训,取消殿前都检点官职,只有一个副职都指挥使。现在宋徽宗把这一重要兵权交给高俅掌握,可见恩宠到了极点,这高俅平步青云,少年得志,心满意足,为了保持这巳有的荣华富贵,更加小心谨慎的侍奉宋微宗,对于朝中各派势力人物一个也不得罪,所以宦海之中也还一帆风顺。

且说孟宣自从打发走高小官人之后,一转眼已过了六年。虽说生意也还兴隆,慧芳已长成个大姑娘,捧场的人更多,但父女的生活总有点抑郁寡欢,亲朋好友为慧芳提媒说亲的也不止一个,总是遭到慧芳拒之门外,孟宣开头还弄不明白原因,时间久了,从言谈闲话之中,终于知道了慧芳在思念着高小官人。其实孟宣心中何尝不想看这个心爱的徒弟呢?只是偌大的东京城,知他生活在哪里,又如何去寻觅呢?但看到一天天消瘦的女儿,孟宣终于下了决心,到东京城去卖艺,顺便打听高小官人的下落。东京城桑家瓦子踢球艺人苏述是孟宣的师弟,孟宣到了东京便投奔在师弟勾栏中卖艺,以孟宣父女的绝技不久便把东京城哄动了,从观众的口中孟宣也打听清楚了高安已改名为高俅,如今得到官家的赏识,提拔作了太尉,京师人因他踢得一脚好气球走了运气,都叫他“一脚太尉”。孟宣打听得消息得实,便来到太尉府中要寻高小官人,门公听说是太尉的故交,忙招待至客所落坐,找到亲随向高俅通报,这时高俅正巧在后堂和爱妾娇红一起饮酒赏乐。

高俅自当了太尉之后万事遂心,称心如意了,只有一样天公不来作美,虽娶了一妻二妾,膝下却少个承继祖宗血脉的儿子,这样不愉快的事,自不免有一般帮闲的篾片代为操心,在桑家瓦子勾栏之中买了一个说唱诸般宫调的女子,名叫娇红。请命相家看过相,是一个相夫宜男的像貌。说来也巧,入门不到三月便暗结珠胎了,因此格外受到高俅的宠爱,朝夕欢乐,形影不离。这一日正在后堂饮酒听娇红唱了一支曲子,却见亲随上来禀报,临淮关的孟师付求见,高一听,骤然立起身来,正要说一个“请”字,只见娇红摇了摇头,高俅吩咐亲随且在下边等候,便转身问娇红道,“你摇头是何用意,莫非要我不见他”。娇红道,“此人是何等样人,老爷马上就接见他”。高俅的脸,立时红了起来,口中嗫嚅道:“是我当年学艺的师傅”。“此事官家晓得吗?”一句话戳在高俅的心坎上了。当年端王极口赞扬高俅的球艺,曾问道,“你这般好脚头,曾拜何人为师?”高俅怕说出了师傅,会招致失去他的宠爱,便拜复道,“小人从小在苏学士府中侍候,后来到王枢密使家中使唤,未曾拜师学艺,踢球的本领完全是小人自己琢磨出来的”。端王听了更加喜欢他的俐伶。娇红到了高府中早把这一切都打听得明白,今天这一问使高俅无言可答。

文章图片4

娇红几个俏步走到了高俅的身前。“所以我说,老爷现在不能接待孟师傅,这东京城人多嘴杂,老爷礼遇孟师傅,不几天就会传遍全城,设或传到官家耳朵里,岂非是对老爷不利,此事还应三思为是”。“依你之见”。“依贱妾的主张,现在挡驾不见,过几天派一个亲随去找孟家父女,赠送他们几十两银子,让他们速速离开东京,仍回临淮关去,免得让东京人再说三道四的”。

高俅低头不语,沉吟了片刻,便唤亲随上来吩咐门上挡驾。此时的高俅再也不是原来那个朴实善良的高安了。

孟宣两次去高俅府中求见都被挡了驾,后来却有个都虞候将了五十两银子送来,说是高太尉送他回临淮关的盘费,不由心中恼怒,知道高安变了心,欺师灭祖,要抹掉他这师徒的一段生活。慧芳也由爱变恨,想不到高小官人人面面兽心,竟是这样一个无情无义的人,当年在临淮关我们父女对待你的热情,岂这五十两银子所能买来的。孟宣拒绝接受银子,就此带着姑娘离开了这个令人伤心的东京汴梁城。

传说父女两人没有再回临淮关,而是下了江南从此远离东京汴梁,慧芳姑娘要离那无情无义的负心人越远越好......

每天不断更新古今中外小故事,有喜欢此类文章的朋友可以点击关注或者点赞收藏;您还可以长按点赞,这样就可以强力推荐此文。

多谢观看,谢谢您的支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