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一话day68:“真话,假话,只在一念之间”

 亘心为上 2021-12-26

真话与假话,只在一念之间。这个话题,你也许会说是废话。是呢,不是呢?今儿我就想说说这个。

想起《红楼梦》里的一句话了,什么话呢?在《红楼梦·第一回》太虚幻境对联上赫然写着: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在《道德经》里也有类似的话,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在这两处里说明了一个道理,世间之善恶、美丑、有无、高下、长短,等等都是相对而言的,没有绝对的。有善就会彰显恶,有美就会体现出丑,真即是假存在前提,它们是一对矛盾的对立统一体。从汉语词汇的角度来说,真-假,美-丑,高-下,这样的反义词属于互补反义词,就犹如一枚硬币的两面,一面是以另一面的存在为先决条件。

词汇发自人心,人心是多变的,也是善变的,无关男女。一念之间的事谁也不能真正约束得住谁,所以说,我们人哪是一个复杂的存在。认识一个人,想真正了解一个人,实在是不易。但在现实的世界里,我们又要一遍一遍地对抗着这样存在,真是一种无奈。

即便现在某些人声称有测谎仪,但是否真的管用,我一直半信半疑。理由很简单,我们人类这样一个复杂体,仅仅靠把数据输入机器里,就能知道真假,简直有些搞笑。不过呢,测谎仪这个事也看得出是我们人类的一种期望,一种对人性准确把握的期望。也许吧,未来某个时候,我们人类真能制造出发现真与假的机器。

十多年前,在《魔幻手机1》里,就有过这样的构想,当时剧情设计成这样,如有谁说假话,手机就会变成一把无形的锤子敲打某人的头部,并让人不断地重复“我在说谎”这样的话。现在看来,这样的设定虽然很搞笑,但也挺有意思的。如果真是这样的,人与人交往,只要带着这样手机,便可以断定真与假。

但是还有个问题,即便是魔幻手机那样的“真假“”辨别设定,但多数时候还是不能识别人类的真话与假话。原因在哪呢?其实说白了,是我们人类的话语的复杂度决定的,在我们的语言里,对错、真假,是要有一定前提、场合存在的,同样一句话,是真是假,并不能马上断定。单独说哪一句,就算是先进的机器也不能准确断定真假。人工智能呀,未来的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再说了,我们的世界岂是那么容易识别出真假的,能识别的那还是我们人吗,哈哈哈?就写这么多了,愿我们在生活中都能遇到真诚以待的人。听一首歌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