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上有一个问题,真正三观不同的人,能不能相处? 有一个答案是这样说的:“去过很多地方,了解了人与人的不同,三观自然就不同,也读懂了这世间其实没有绝对的正确,所以接受别人不同的三观和他们的思考方式,才能彰显你的胸襟、智慧、包容心。” 三观不同,不必争执 村上春树说:“不是所有的鱼都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人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性,生活必然也有不同的观点。 所以,跟三观不同的人,不必争论。 周末,我和朋友在西餐厅吃饭聊天,朋友吃了一口牛排,叹了一口气,说:“我现在才知道,和三观不合的人,不必争执。” 她有一个中学同学晓萌,24岁大学毕业,在城市找了一份朝九晚五稳定的工作,然后就把自己嫁了。她才26岁,就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了。 而朋友则在大城市打拼。 朋友经常聊一些工作上的事,她却说:“既然现在已经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何不趁年轻,赶紧找个人把自己嫁掉呢,不要错过了女人嫁人的黄金期才是最重要的。” 朋友说,再努力一把,多做几个项目,就有在这座城市买一套属于自己独有房子的首付钱了。 可晓萌却说:“那么拼干吗,等你结婚以后就知道,咱们女人就是持家带孩子的命,让他们男人拼去得了。” 朋友是位独立自强的女性,很反对这样的说法,但也没有争执的必要。因为她们生活的环境不同,所以很难争出个谁胜谁负。 三观不同,评定事情的标准也不同。 无论你多么英明,思维多么清楚,都无法从彼此身上达成共识。 企业家威廉·麦克阿杜曾说过:“你不可能用辩论击败无知的人。” 很多时候,我们都希望通过自己的主见去横扫对方,用自己的三观去更正他人。 可是如果你们思维不在一个频率上,对于同一件事情必然会有不同的看法。所以对方不会因为你说了什么,就会变成你希望的样子。 因此,和三观不合的人,没有争辩的必要。 三观不同,各自安好 还记得看过孔子的一个故事。 一天,孔子的学生在院子里扫地,有一个客人进来问:“一年有几季?” 学生想,这应该是考小孩子的问题吧,便回答道:“这么简单的问题还用问吗,当然是春夏秋冬四季啦。” 客人却摇头说:“你骗人,一年只有三个季节。” 学生说:“你搞错了,是四季。” 两人争执不休,便打赌,如果孔子说四季,客人就向学生磕三个头;若是三季,学生就向客人磕三个头。 孔子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于是回答了这个问题:“三季。” 学生愣住了,可是他不敢马上问老师原因,只好乖乖地向客人磕了三个头。 客人走后,学生疑惑地问孔子:“老师,您刚才为什么那么说?” 孔子说:“你没看见刚才那个人全身都是绿色的嘛,他是蚂蚱。蚂蚱春天生,秋天就死了,他从来没有见过冬天。你说三季,他会满意,你说四季,吵到晚上都讲不通。” 跟三观不同的人相处,不争就是慈悲,不辩就是智慧。 与其花时间让对方认可你,不如各自安好,只要互相尊重就好。 对任何人、任何事,当别人的观点不对,你想纠正时,你就想想那是三季人,纠正了,他们也不会听你的,只会和你争论不休。 世界这么大,每个人的经历、生活与见识都是千差万别的。 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人是如此,三观亦如此。 遇见频率相同的人,就一起走一段,有了分歧自然分开就好。 三观不同,更要相互理解 微博上看到个帖子:“这段婚姻,我真的维持得很累,所以我离婚了。” 原来,博主家庭条件一般,家里只有他上班。老婆喜欢逛街,经常买些很贵的衣服和名牌包包。 博主想,其实也不是不可以买,只要有些节制就好。毕竟他一个人赚钱还房贷,供孩子吃穿上学,赡养双方两位老人。 但他老婆花钱依旧是大手大脚,从来都没有为他考虑过。 他除了心寒,还是心寒,因为一个人所有的付出,从来都没被理解过。 俗话说得好,压死骆驼的,从来都不是最后一根稻草,而是所有的稻草。 后来,他们离婚了。 大部分人因三观不同而分开的原因,追根究底是不能站在别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导致的。 要想长久地维持一段感情,就必须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去理解和包容对方,情意才能长久。 席慕蓉喜欢画画、写作,刘海北则喜欢物理。两人一文一理,自然是没有共同的爱好。 那是什么让席慕蓉对刘海北倾心呢? 原因是,席慕蓉根本不喜欢做饭,也不会做什么好吃的,而且经常沉浸在自己的诗里面,家务什么的都不管。 但丈夫刘海北也能理解和包容她,同时支持着她,爱着她的优缺点。 后来,读小学的女儿有天突然说:“妈妈,等我以后做了妈妈,一定会在家里做很多孩子们爱吃的食物,等着他们放学回来吃,这样他们就会有幸福感了。” 丈夫刘海北出来打圆场:“像你妈妈这样的也很不错啊!你也不想想,有谁家的妈妈只要一开心,就带你去阿里山玩,而且一玩就是好几天不回家的呢?” 刘海北在《家有名妻》里写道:“其实席慕蓉也是一个很好的贤内助,除了煮饭以外,家里大大小小的事大多能做。” 就算三观不同,那个对你有同理心的人也会理解、包容你,让你坚持做你自己。 是啊,既然爱一个人,就不要要求对方完全成为自己希望的样子。 曾有一段话:“夫妻没有绝配。一个男人最好的聘礼,是一世的迁就;一个女人最好的嫁妆,是一世的理解。没有天生的绝配,只有温柔和让步。” 哪有什么天生合适的两个人,只不过都是多了一份包容和理解。 歌德说:“人海之中,难求思想感情完全相同之人。” 如果思想不在一个高度,不必互相说服。 如果三观不在一个层次,不必互相争论,只需笑脸迎合。 如果三观不在一个点上,互相理解包容,才能相处长久。 跟三观不同的人,不必翻脸,退让一步相处,最好。 所以,自己先要做到心态平和,不计较,不苛求,任何关系都会比想象中更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