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封神:“潜伏者”费仲之姜皇后的陨落,低智商的刺杀谋反案

 江明月好 2021-12-27

女娲娘娘派轩辕坟三妖混入皇宫可不是陪着纣王鬼混的,而是要败坏成汤江山的根基的。第一个混进去的千年狐狸精在折磨人的刑罚方面很是擅长,但要说到阴谋诡计暗算对手,她还是不太擅长的。所以,有的时候她也会束手无策。这不,对上了中宫皇后,她就有些不知道如何下手了。姜皇后不给她脸面,训斥了她。于是她怒火中烧,一时却不知道如何反击。于是她的宫女鲧捐给他推荐了一个人——费仲。

妲己的苦恼

妲己的身份是美人,虽然他在纣王那里是千珍万贵的心肝宝贝,但从礼法上来看,她就是纣王的一个小妾。而她的顶头上司可不是纣王,而是中宫皇后姜皇后。在封建礼法里,一个皇后想要教训一个美人那是一件十分轻松的事儿。姜皇后不过是斥责了妲己几句,还没有真正动手呢,妲己就已经眼红了。妲己要想真地对付姜皇后,其实很简单,妲己本身是狐妖。她完全可以像当初对付自己身体的原主人那样让姜皇后魂飞魄散。

可是妲己没有那样做,而且自从妲己入了皇宫,就没有使用过妖法去对付对手。也许皇宫内有什么禁制让妲己无法使用那样的妖法,所以妲己不得已只能使用正常的人类的手段来对付对手。她的一番诉苦,鲧捐给她提供了可以求助的人选——费仲。此时的费仲可能有些后悔,当初没把苏护一棒子打死,苏妲己得宠了,自己就有些不顺了。搞死姜皇后也不是简单的事儿,姜皇后的父亲姜桓楚可是东伯侯,一方大佬。但费仲最终还是想了一个办法,并且把计划告诉了妲己。

刺杀

费仲安排的刺杀就像一个小儿游戏,他安排了投奔他的东鲁人姜环去皇宫内刺杀纣王。刺杀的过程是这样的:费仲把姜环带入宫中埋伏好,等待纣王上朝的时候就跳出来远远的时候就大喊要代表姜皇后杀掉纣王,然后保姜桓楚做天子。多么简单,多么幼稚,多么令人不可思议!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姜皇后真的派人刺杀纣王应该怎么做?

首先这个杀手不能太随便,纣王可不是普通人,即使朝廷武将之首黄飞虎亲自出手也不见得可以杀掉纣王!纣王的武力值可不低,他是上马可以征战沙场的人。像姜环那样的,来十个也近不了纣王的身,更别说刺杀纣王了。所以对纣王深有了解的姜皇后不可能派一个姜环这样的人刺杀纣王。

其次,刺杀的时机很重要。就在纣王前拥后簇,侍卫重重上朝时刺杀,那是最蠢的时刻。哪个安排刺杀的不挑选对象最薄弱的时候刺杀?再说姜皇后刺杀纣王可以采取的手段多了,为什么派个人拿刀上?可以投毒呀,可以借刀杀人呀,杀人前必须把自己摘清楚,怎么可能派一个东鲁人去刺杀纣王?

最后,刺杀案的侦查太扯了。皇后刺杀天子,这是多么重大的事情?仅凭着费仲出去问几句就给姜皇后定了罪?即使是普通人也不会这么做,也不相信这样断案的结果。纣王一开始可不知道凶手是谁,他难道不想知道真凶?一定会派出好几个人仔细侦查审问,怎么可能那么敷衍了事?

谜团

那么为什么姜皇后刺杀纣王就成了定案呢?其实整个案件中最关键的人是纣王。纣王是一个“智足以拒谏”的人,他要想知道真相,并不是难事儿。所以真正想除掉姜皇后的人就应该是纣王。当费仲主动要求审问姜环,并且回报说指使人是姜皇后的时候,恐怕纣王就已经心知肚明做局的人就是费仲了。只是费仲的局正中纣王的下怀,所以纣王也就装模作样地配合了一下。

纣王对姜皇后的不满早就已经积累了起来,也许姜桓楚的庞大势力也是纣王想除掉姜皇后的原因之一。历史上这样的事情多了,外戚尾大不掉可不是一件好事。所以后来的某些王朝皇帝选妃时都选平民百姓家,防止外戚做大干政。而黄贵妃接旨审问姜皇后更是一团糟,我们没有看出黄飞虎的这个妹子有什么审问查案的才能,只是一味地让姜皇后认罪,这就是个猪队友呀!所以,姜皇后死得不冤,因为她在临死前还没有判断出谁想要她的命,她只想到了妲己,没有想到想要她命的其实是纣王。

尾声

费仲的刺杀计谋很低劣,但居然成功了!因为纣王愿意配合,真正想要除掉姜皇后的是纣王。整个事件中,我们并没有看出费仲有什么惊人的谋划能力,要不是纣王愿意配合,上路的就是费仲了。或者费仲已经摸到了纣王的心思,知道姜皇后是纣王的心病,所以才安排了一个这样错漏百出的谋杀案,目的就是讨好纣王。如果是这样,那我们可以说,费仲还是一个合格的谋臣,而不是一个无术的弄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