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少,才是症结所在

 读原著 2021-12-27

       孟子在讲人生三大至乐之事时,有提到一个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开始,我以为乐能享受到这种快乐的人并不多,毕竟“英”是草木中发亮的部分,英才,很明显指的是人中之俊杰,——这么稀缺的资源能被多少人碰到?不过教学中,我后来渐渐发现,教育之乐除了在教少数的英才时可以获得外,教那种腹中至少存了一定规模的“知”的学生时也会有。这所谓的“知”,即是指他来学习之前,其腹中还是有点食粮的,那是他的底子,也是老师眼中一个学生所谓的基础或是潜质。

 
    有些学生腹中一开始即一片苍白,荒芜,课上老师举出这个典故他不知晓,引出那个资料他也没听说过......教与学之间几乎就失去了心心交应的基础前提,那样教下去,学生不懂的越积越多,老师也会越教越累,渐渐便没了继续教下去的兴致。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我想原因还是在于这类学生自身。很多“知”一方面的东西本就需要学生预先自学自取的,那些东西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摆在那里,学生不去自拿,不去捡来,它就永远进入不了学生的腹中。“知”可以靠大量的自觉阅读,或行万里路,或是生活实践中获得,这个过程也是一个人自我人格独立的过程,所以孔子说人生最好的前十五年就应该把这一件事做好,叫“十五而有志于学”。

   一般来说,一个人获取“知”这一过程是不需要什么人帮忙的,必须得自己去独立完成。老师教的更多的都是“识”,而非“知”。假如说一个老师的重心还在教“知”上,他肯定不是在育人,也不配做老师,他只是搬运工。教学假如只剩下灌输,这种行为机器人同样可以完成,还要老师做什么。

    且看“知”这个字,它由矢和口组合而成。矢表示箭,延伸开来即是打猎,作战;口代表交流,谈论。“知”最早的含义即是指练习打猎,作战的本领,然后各自无私贡献出自己的经验,以供部落其他人参考。

   知是经验,是见闻,是阅历。一个不愿意亲自去见,去闻,去阅读,去实践,去经历的人,怎能有知?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论语·子罕》)孔子谦逊地觉得他的知也很少,阅历也不够多。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庄子提出一个很尖锐的问题,那就是大千世界中,“知”这个东西太多太多,无边无际,如果想要将其全部拾来,一个人穷极一生恐怕也是无法做到的。因此我们抓知时,必须得有抉择,有轻重之分。挑选经典的“知”,挑选经得住时间检验的知,挑选有大道的知,这才是一个人夯实“知”这个东西时最要铭记于心的,好的“知”见一知十,见微知著,正如管子所说的“闻一言以贯万物,谓之知道(《管子》)”。

             
  再看“识”,“戠”是“識”(即识)和“幟”的本字。戠在金文中由戈和言组成,戈是武器,言是辨认,联合起来即是辨别,辨认武器。篆文在金文的基础上加一“言”旁,即后来的“識”(识),更加强化了“识”的“思辨,辨认”之义。“识”这个字初始义是:辨认,探求武器的归属或来源。

 
   “识”跟“知”最大的不同是,识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一套价值体系,更是一种对万物独立思辨,独立审问的能力。“识”是独立自主的,是活的,是独特的,是因人而异的,“识”见证的正是一个人认识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比如,慧眼识人,又如:

  “君子是识。”(《诗 · 大雅 ·瞻卬》)

  “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左传·成公二年》)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孟子 ? 告子上》)

 
  “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孙子 ·谋攻》)   

    ......

   跟“识”一道极常用的一个词叫“学识”,学识指的即是学之后形成的识,也可以说是一个人独立的学问。与高学历不同,高学识则是特别强调一个人知与识的高度累积,融合,与统一,以及一个人对事物发展变化的鲜明感知能力和准确预判能力,用孔子的话来说,它包含了“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全部。

   《梁书·韦睿传》中讲韦睿:“汝文章或小减,学识当过之;然而干国家,成功业,皆莫汝逮也。”即,“你的文章跟他们比起来,或略为逊色,但你的学识应该超过他们。并且在参与国家大事、为国建功立业方面,他们也都不如你。”这即是“一个人识高,便可以掩盖他其他方面的劣势”的一个例子。

    立知,立学,是聚沙,积土的过程,识才是最终的塔,最终的山,才是“知”,“学”,深化,升华后的理。识是属于“道”的层面。除去少数高根基的人可以直接入道外,一般人的格物修身过程还是得一步一个脚印,先积累一定的“知”,“学”,再由这个基础生出大识,化出大道。

   
   老师引导,启发,潜移出“识”,学生吸收得了的前提是他必须得有一定的“知”作根基。知乏,知贫,或是无知的学生,别说老师见了头疼,就是一般人看了,同样也不会产生好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