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读原著 2021-12-27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先跟大家讲一个跟这一则内容相关的故事。

  在关羽尚未斩杀颜良之前,曹操就非常欣赏关羽的为人,为了知道关羽有没有久留的心意,曹操悄悄叫张辽以私人感情来询问关羽。关羽对张辽叹息道:“我知道曹公对我的厚爱,但我曾受刘备将军的厚恩,发誓共死,不可背弃。我终不会留下,在为曹公立下功劳后我便会离去。”

  张辽担心,自己若是如实汇报,可能会导致曹操杀关羽。可思考良久后,张辽终于又意识到曹操是君主,自己是臣子,不能因为自己和关羽的友情小义就放弃职责大义。最终,张辽向曹操如实汇报了关羽的心之所想。

  曹操因此称赞关羽:“事君不忘其本,天下义士也。” 

  曹操又让张辽揣度一下关羽何时离开。张辽深知关羽是知恩图报之人,于是,为关羽担保:“羽受公恩,必定会在立功报效了您之后而去。”曹操知道关羽会离去,反而重加赏赐,想要留住他。后来,关羽为曹军斩杀了颜良要走,曹操苦留不住,于是,关羽尽封曹操的赏赐书告辞,独自向北,去袁绍军中,回到刘备身边。曹操手下人欲追杀之,不过曹操认为各为其主而阻止。

  关羽为何能拒绝一代枭雄曹操的盛情好意,一心不忘曾结拜为兄弟的刘备,这种高贵的精神到底是怎样形成的?

 注解《三国志·关羽传》的裴注曾言:“羽好《左氏传》,讽诵略皆上口。”原来关羽经常是“身穿铠甲战袍,秉烛夜读《春秋》”,《春秋》这本书塑造了他的品格。

  那接着,我们就要知道《春秋》这本书的魅力到底在哪里,为什么关羽从小就爱之如命。

 这就要讲到孔子为什么要写《春秋》,对此,太史公司马迁曾说:“我曾听董生说过:'周朝的政治衰落破败之时,孔子出任鲁国的司寇,诸侯害他,大夫们排挤他。孔子知道他的建议不会被接受了,他的政治主张再也行不通了,于是回去安心治学,著书评判过去二百四十二年历史中的是是非非,以此作为天下人言行的准则,贬抑天子,斥退诸侯,声讨大夫,以阐明王道。’

   孔子说:'我想把我的思想用纯理论记载下来,但不如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来表现,那样显得更加深刻、明显。’《春秋》,从上而言,阐明了夏禹、商汤、周文王的政治理念;从下而言,辨明了为人处事的原则,分清了疑惑难明的事物,判明了是非的界限,使犹豫不决的人拿定了主意,褒善贬恶,崇敬贤能,排抑不肖,保存已经灭亡了的国家,延续已经断绝了的世系,补救政治上的弊端,兴起已经荒废的事业,这些都是王道的重要内容。”

  很明显,《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 贱不肖”这些处世为人之道在关羽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关羽终生都在向《春秋》一书中的贤人们看齐,把他们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同时,也以里面的不贤之人作为反面的镜子,来警醒自己,千万不要成为他们那样的人。

  孟子说“人人皆可为尧舜”,这就是讲每个人都是有成为圣人的潜能的,怎么激发这个潜能呢?孔子就说,只要他能持续做到看到别人好的方面就学习,看到别人不好的方面就反思自己是否也这样,天天加强修身,自然就能让生命进入到一个更圣洁更澄明的境界。

 这正与《论语·述而》中夫子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为政》篇中曾子强调的“吾日三省吾身”,异曲同工。

 孔子所说的贤,并不就狭隘的专指那些道德几近完美的圣人的言行,而是也包含那些一般人做人做事时所体现出的闪光点,可取之处,我们要学习的也就是所有人们做事时的闪光点,可取之处;而那些不贤,也并不就专指那种大恶大非之人所表现出的大恶大非的行为,而是也涵盖了我们见到的任何人做人做事时所表现出的不正之处,见到这些不正的,我们就要立即以之为镜,反思自己身上有没有类似的不正之处。

孔子说:“看见贤人,或是别人善的言行,就应该想着向他看齐,想着把那些善的言行学来;见到不贤的人,或是别人不善的言行,自己的内心就要自我反省,反省自己是否也存在不贤之人身上类似的毛病,思考不贤之人为什么会成为不贤之人,或是别人那不善的言行自己身上是否也有过。”

最后,我们大家一起再读一遍: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