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读原著 2021-12-27

   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先跟大家讲一个跟这一则内容相关的故事。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南朝齐、梁时道教学者、炼丹家、医药学家。

   他南朝士族出身。10岁读《神仙传》,有养生之志,15岁作《寻山志》,倾慕隐逸生活。20岁时齐高帝引为诸王侍读,后拜左卫殿中将军。30岁左右,拜道士孙游岳为师,受符图、经法、诰诀,遂遍游名山,寻访仙药真经。南齐永明六年(488),在茅山得到杨羲、许谧手书真迹。永明八年东行,拜谒各地居士和法师。

  齐永明十年(492),陶弘景上表辞官,挂朝服于神武门,退隐江苏  句容句曲山(茅山),传上清大洞经箓,开道教茅山宗,不与世交。

   梁武帝萧衍即位(502)后,屡请不出,但念其旧功,“恩礼愈笃,书问不绝”。

  梁武帝多次派使者礼聘,陶弘景坚不出山。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梁武帝无不派人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平时书信往来频繁,当时人称陶弘景为“山中宰相”。陶弘景隐居茅山达45年之久,享年81岁。梁武帝诏赠中散大夫,谥贞白先生。

   一个不留恋安逸生活的人,一个突破了“食色”之欲的人,必定有着非常人的修养。陶弘景是这样,颜回也是这样,正如《论语·雍也》中孔子所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颜回只有一点吃的和喝的,住在非常简陋的巷子里,仍然感受着学习修身的快乐。对他来说学习修身之乐远胜过锦衣玉食带给他的乐。他只担忧自己的修身不够完善,从不担心贫穷。

   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孔子理想中的士,都是超出了食色的缠绕,超越了私欲,重视立德,有着极其远大的志向的。

  范仲淹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10月17日)应至交好友岳州知州滕宗谅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了一篇散文,叫《岳阳楼记》。在《岳阳楼记》中,范仲淹最后说——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大意是——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这是什么缘故呢?是因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忧虑;不在朝廷做官而处在僻远的江湖中间就为国君忧虑。这样他们进入朝廷做官也忧虑,退处江湖也忧虑。虽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快乐呢?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以后才快乐”吧?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路呢?

  《岳阳楼记》的著名,正是因为它的思想境界的崇高。

  感物而动,因物悲喜虽然是人之常情,但对于范仲淹来说,认为,这并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古代的仁人,就有坚定的意志,和高远的理想,不会轻易为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动摇本心。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其修身为本,忧国忧民,心怀天下苍生之心不改。

   和范仲淹同时代的文学家欧阳修在范仲淹死后,为范仲淹写的碑文中说,范仲淹从小就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可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并不是范仲淹文学上的空泛表达,而是他一生行为的准则,一生知行合一的写照。

  孟子说:“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已成为封建时代许多士大夫的信条。范仲淹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正贬官在外,“处江湖之远”,本来可以采取独善其身,明哲保身的态度,落得清闲快乐,但他提出真正的士大夫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认为个人的荣辱升迁应置之度外,,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崇高的价值观正是中国“士的精神”的最鲜明体现。

孔子说:“士如果留恋安逸的生活,就不配为士了。”

最后,我们大家一起再读一遍:

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