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读原著 2021-12-27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先跟大家讲一个跟这一则内容相关的故事。

  宁戚想要求见齐桓公,但处境穷困,没有办法使自己得到举荐,于是就替商人赶着装载货物的车来到齐国,晚上露宿在城门外。桓公到郊外迎接客人,夜里打开了城门,让路上的货车避开。当时火把很明亮,跟随的人很多。宁戚在车下喂牛,他看到桓公,感到很悲伤,就拍击着牛角大声唱起商朝的歌来。

   桓公听到歌声后,抚摸着自己的车夫的手说:“真奇怪!那个唱歌的不是个平常人。”就命令副车载着他。桓公回城后,到了朝廷里,跟随的人员请示桓公如何安置宁戚。桓公说“赐给他衣服帽子,我要接见他。”宁戚进见齐桓公,告诉桓公一些如何治理国家的话。

  第二天,宁戚又进见齐桓公,用如何治理天下的话劝说桓公。桓公很高兴,准备任用他。群臣劝谏他说:“这位客人是卫国人。卫国离齐国不远,您不如派人去询问一下。如果确实是贤德之人,再任用他也不晚。”桓公说:“不能这样。去询问他的情况,是担心他有小毛病。因为一个人的小毛病而忽略他的大优点,这是君主失去天下贤士的原因。况且人本来就难以完美,衡量以后用其所长。”于是举荐任用他,并且授予他官职。这就是得当的举荐啊,桓公掌握住这个原则了,所以才得以称霸。(选自《吕氏春秋·离俗览·举难》)

  齐桓公可谓是“知人善用”。

  孟子曰:“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贤役大贤。”君子是大德大才,关键时刻,他们心明眼亮,以义为先,能把稳方向盘,守住大原则。天下有道,也全靠君子在位。君子知变通,他们偶尔随机应变不拘小节也并不影响他们的大德大才。小人德薄才少,关键时刻,核心位置上,他们是用不得的,但平日里在一些小处上他完全又是可以胜任的。这时候,作为一个有大智慧的君子,就不应该带着一颗求全责备的心去看人,而是应既往不咎,隐恶扬善,人尽其才,往宽出行。

 孔子说:“君子不可以用小聪明来考验他,但可以让他们承担重大的使命;小人不能让他们承担重大使命,但可以在一些小智的事上用到他们。”

  最后,我们大家一起再读一遍: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