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则天下之商,皆悦而愿藏于其市矣。关,讥而不征,则天下之旅,皆悦而愿出于其路矣。耕者,助而不税,则天下之农,皆悦而愿耕于其野矣。廛,无夫里之布,则天下之民,皆悦而愿为之氓矣。信能行此五者,则邻 国之民,仰之若父母矣。率其子弟,攻其父母,自生民以来,未有能济者也。如此,则无敌于天下。无敌于天下者,天吏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魏文侯,名斯,战国初魏国的建立者,尊儒重道,是儒家道德所标榜的榜样之一,其用人之道可谓古代君主中以德治国的典范。 他礼贤下士,师事子夏、田子方、段干木等人的故事流传至今。魏文侯深知要治国安邦就要任用贤人,他听说子夏是孔子的学生,贤名于世,就亲自前去拜他为师。子夏被魏文侯的诚意所感动,来到了魏国西河。子夏培养的学生是经世济民之儒,他来到西河后,很多士人纷纷到西河学习,人们对西河都很向往,魏国因此学风浓厚,人才济济。 魏文侯多次恭敬的向子夏请教经书和礼乐之事,子夏常向他传授仁政爱民的为君之道,给他分析了古乐与今乐之别,并以乐喻道,劝其躬行尧舜之治,亲贤臣,远佞人,作为国君要谨慎自己的好恶。 田子方也是魏文侯慕其贤名而亲自请到魏国来的。魏文侯一次与田子方饮宴,席间乐人奏钟乐,他听出钟声不协,指出左边音高。田子方当即批评他不该将心思才智用在这些细小的地方,而应当专心致力于治理国家,并严肃的指出:“君今审于声,臣恐君之聋于宫也。”魏文侯虚心的接受了田子方的意见。 魏文侯之子也常受教于田子方,曾将田子方所说的富贵者不得骄人的话告诉了魏文侯,魏文侯听后感叹的说:“如果不在贤士身边,哪里能听到这样的金玉之言?” 魏文侯礼遇段干木的故事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佳话。段干木品德高尚,学识深湛。 魏文侯想让他做官他不应诏。魏文侯亲自登门拜访,他竟翻墙而走。魏文侯更加敬重他,每经过段干木居住的草房时,总要起身扶著车前的横木以示敬意。他的侍从问:“段干木不过一介草民,您何必如此?”魏文侯答道:“段干木是一位贤者,他在权势面前不改变自己的节操,有君子之道。他虽隐居于贫穷的里巷,而贤名却远扬千里之外,我经过这里怎敢不对他表示敬意呢?他因有德行而荣耀,我是因有土地而荣耀;他有的是义,我有的是财。地不如德,财不如义。这正是我应该学习、尊敬的人啊!”魏文侯再三求见,段干木才与他见面。魏文侯听他谈治国的大道理,站的很久很累也不敢坐着休息一下,就像毕恭毕敬的学生一样。 魏国人听说国君如此礼遇贤者都很高兴,大家一起歌颂道:“我们的国君爱好正直的人,对贤者很尊敬;我们的国君爱好忠信的人,对待贤者的礼节很隆重。” 魏国成为当时最强盛的国家。没过多久,秦国想兴兵攻打魏国,司马唐雎向秦国国君进谏道:“魏君礼贤下士,尊崇道德,天下没有不知道的。像这样的国家,恐怕不是能用军队征服的吧?!”秦国国君觉的有道理,于是立即撤兵,不去攻打魏国。魏文侯具有儒家所要求的思想品德,其宽厚端严,虚怀若谷的品质为后人所敬仰。 纵观贤才得失与国家安危的历史,为官做人之道贵在真正的重德修德,择善而从,才能使政通人和、国家长治久安。如果一意孤行,亲小人而远贤人,必将失去民心,终被民众所唾弃,为历史所淘汰。 一个好的国家就像汪洋大海,总能无敌于天下。如果要成为大海,在孟子看来,有几个具体的事要做—— 一是尊贤使能,让德才兼备的人在位,如此一来,根据同气相吸的原则,全天下的人才都会到来。 四是大力助农,免除农业税,吸引天下农民前来,发达农业。 五是对居民,不收额外的雇役钱和其他杂税,吸引天下移民,聚集人口。 如此保民,爱民,惠民,大行仁政,则必定无敌于天下。 孟子说:“尊重贤人,任用能人,俊杰在位,那么天下的士人都会高兴,并且都会愿意到那个朝廷去做官;市场,提供场地存放货物而不征租赁税,依照规定价格收购滞销货物,不使货物积压在货场,那么天下的商人都会高兴,愿意把货物存放在那个市场上了,从而聚集到这里来做生意了;关卡,只检查不征税,那么天下的旅客都会高兴,愿意经过那条道路了;对于种田的人,只要他们助耕公田,不征收私田的赋税,那么天下的农夫都会高兴,愿意在那样的田野里耕种了;人们居住的地方,没有劳役税和额外的地税,那么天下的人都会高兴,愿意来做那里的百姓了。真能做到这五个方面,那么邻国的百姓就会像敬仰父母一样敬仰他了。邻国之君要想率领人民来攻打他,那正像是率领子弟去攻打他们的父母,自有人类以来,没有能成功的,像这样就能无敌于天下。无敌于天下的人,就像是上天派下来执行任务的。一个国家做到这样了,还不能称王的,是从来没有过的事。”孟子曰:「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则天下之商,皆悦而愿藏于其市矣。关,讥而不征,则天下之旅,皆悦而愿出于其路矣。耕者,助而不税,则天下之农,皆悦而愿耕于其野矣。廛,无夫里之布,则天下之民,皆悦而愿为之氓矣。信能行此五者,则邻 国之民,仰之若父母矣。率其子弟,攻其父母,自生民以来,未有能济者也。如此,则无敌于天下。无敌于天下者,天吏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