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此心安处

 读原著 2021-12-27
   郁仪毕业后的第三年,凭着精诚敬业的做事精神,轻易即从当初的一位小职员直接做到了一大型名企的最高层。然而,当他升到最高的时候,他就越发现高处不胜寒,上面的派系争斗激烈,自我内耗极其严重,于是不禁生出了打铺盖回老家立业的想法。

   父亲听闻后,极平和地跟他道:“离不离开,从真心就好,这些都不是什么大事。

   在这之前,你要明白的是,自胜者环境因他而变,或是他创造环境,而自缚者则是千方百计的想着法子挑剔环境,让自己适应环境,不断臣服于环境。你遇到的人,遇到的事,本质上都是你的修炼场,是能助你变得越来越好的,就看你用怎样一颗心去对待。小人,好耍机心者,根本用不着你去操他们的心,小人从其小,也就是个小人的命,大人积真成德,集义生慧,自有大命,小人集小心眼儿生忧,集私欲生灾,至于好耍机心的人,更用不着你去着急,机深祸亦深,多行不义必自毙,——所有这些不能突破后天生命机械性的甘愿自性被蒙蔽之人,他们自有他们的归处,与他们修养德行极相应的归处。你拿他们的蠢来消耗自己的精力和时间,那你也就成了跟他们一般蠢的人了。

  苍天公平得很,你始终只管把核心的精力用在自我的完善,日新,与升华上,只管不自欺自己的良知,自信自觉自己的良知,做真自己就好。各人的命各自修,无非都是怎么来的,怎么去。永言配命,自求多福。了彻了这些,你就能从容出入,进退自如,'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这样自然'其道光明’。

   第二个问题,落叶自然多是归根,但根也有小根大根之分,哪一棵树的根最终还会不在天地间?老家就真的是最适合归的去处吗?随着修行功夫的不断加深,你终有一天会幡然大悟,'此心安处是吾乡’,'此心安处即是乐也’。

   古往今来,多少伟大的文艺作品,都是在他乡创造的,多少伟大的德才兼备之人,都是在他乡自我成就的。假如当初他们迈不出离家的脚步,假如过后他们在他乡放不下小局的根,那还会有后来那个澄明皎洁,日新一日的他们吗?远的且不说,就说近代'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先生,假如他不出鲁镇,一生都蜷缩,或是复归在那个生他长他的老家,跟那些麻木之邻人,小局之族人,恣睢之乡绅,不醒之官员瞎折腾,那还有后来的鲁迅吗?

   人旷然自明到心的安处,找到了自己的生命热爱,修得了自己的道德自信,尽心尽性而活,哪里都可以是归处,哪里都充满诗情画意,哪里都能爆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

   陶渊明不从大城市辞官归隐,也就不会有后来的陶渊明,他的生命升华在山水隐居处,这与鲁迅所走的路就恰好相反。

   由此可以了然,城市不一定是最好的归处,乡村也不必是最终的归处,外太空亦如是,最佳的归处永远都是'此心安处’。找到'此心安处’,聆听'此心安处’,归真于'此心安处’,止于至善在'此心安处’,这样方算得上不枉此生,不负来这有大美而不言的人间走一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